新闻故事:村里头的那些事儿

特约记者唐旻  通讯员文婷婷

以“走进群众家里、走进群众心里,见人、见事、见思想、见感情”为内容的“两走”、“四见”活动,正在长梁镇的村村寨寨开展起来。那些村纪检委员们,用他们身边的那些微不足道的小事,汇成了一串串精彩的故事,并不时从大山里传了出来。

石老汉“熄火”

“我这个证有屁用,不仗人你就莫想吃到低保!”

6月的一天,手持残疾证的大坦村4组石世清老人,对着前来走访的村纪检委员夏国平火冒三丈。

面对石老汉的一腔怒火,夏国平满面笑容,连忙招呼老人坐下来慢慢说。

“您家里一向搞得不错,靠一家人的勤劳,把房子修好了,吃穿不愁,日子过得很好呢!”

夏国平对石世清老人一家种田、打工两不误的事,如数家珍,还对老人自强不息、勤劳致富给予了充分肯定。

随后,话锋一转,“低保是按照家庭收入来计算的,如果达到一定的数额才能享受相关政策。注意是以家庭为单位计算,不是以个人的残疾情况来计算的。”“再说低保也是大家评出来的,我们也不能随便做主给哪个送人情啊!”

通过夏委员半小时的耐心讲解,石世清老人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下来。他老伴也在旁边说:“我们能够用自己的手挣来的钱,也是很光荣的。”

为了彻底解开老人的心结,夏国平随后又让尖刀班的成员一起到石世清家,再次细致地给石老汉一家讲解政策。石老汉最终心服口服:“我清楚了。”点头认账。

干戈化玉帛

 7月17日下午,平静的石盆水村委会突然热闹起来。50多岁的村民袁某非常气愤地从家里跑来,向村里反映:有人在去他家的公路上堆了很多石头,他运送烟叶生产资料的车再也无法通行了。 

村纪检委员秦文平给他倒了杯水,然后说:“不急,我们一定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随后,秦文平和尖刀班成员及其他村干部一行5人来到了袁某的家门前。

经过一番调查,原来,袁某和居住在他家门口的施某于2016年共同出资、合伙出力,修了一条通往两家里的公路,并签订了使用协议。

平日里,车来车往,相安无事。可前一段时间,因为一些琐事,彼此心里有些不快。于是,施某便在公路上堆起了石头、树蔸等,这样造成了袁某无法运送物资到烟田里,使得袁某火冒三丈。

“吵闹是解决不了问题的!”面对双方激烈争吵,秦文平和一同到来的干部不停地对双方进行劝阻。

“和气生财,你们合伙修路是好事,但是修好了就应该好好利用才行啊!”秦文平和几个干部分头做着两家家人的工作,更重要的是调停两位当家人之间的矛盾。

两个小时的磨叽,双方都表示同意和好。参与协调的干部,随即说起了“硬话”:“你们必须按原来的协议继续执行!”然后,在干部的帮助下,拆除了公路上的障碍物,两家的往来又恢复了正常。

门儿打开了

“气人,我连门都进不了!”

7月的一天下午4点多钟,在磨角塘村易地扶贫集中安置小区里,新搬进来的贫困户樊申义、李宗应、李启荣等,到村委会反映,说他们的新房子有问题,连大门都打不开。他们认为是建筑方偷工减料、或以次充好。于是,大家又急又怨气十足。

“大家不要冲动,我们来想办法!”村纪检委员李宗柱根据村民的反映,招呼大家不要急。随即挨门挨户地去察看详情。

小区里入住的40户人家,李宗柱都认真看了一遍。的确有好几户的门打不开。通过仔细观察,并不是质量问题。原来,这些住户的门窗安装好了后,工人再来浇筑地平时,施工人员没在意,结果造成了地平过高,从而出现打不开大门的情况。

“我们马上通知建筑方来整改!”一个电话,叫来了施工人员,通过现场整改,家家户户的门开关自如了。一个小小的调整,满足了住户的要求,老百姓终于点头笑了!(编辑蔡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