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历史名人2】辛亥革命前驱吕大森

文 萧兴国

吕大森,字槐庭,号怀天。光绪7年(1881年)生于建始猫儿坪百善坡吕家大屋场(今业州镇猫儿坪4组)。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先驱者。

少年聪颖有大志

他4岁入当地私塾,12岁中童生。少时喜读《水浒》、《三国》,聪明颖悟,才智过人。塾师曾以“欲栽大树柱日月”属对,他随口应之以“愿做鸿鹄弄风雨”。性格豪放,志向远大。“沐风淋雨朝磨剑,竹月当窗夜读书”,是他少年时的自励联语。光绪23年16岁,中秀才,随后步出鄂西大山,入湖北武备学堂读书。1903年因抗议李鸿章签订《中俄密约》,数百青年学生聚于武昌曾公祠。吕大森慷慨陈词,痛斥清政府丧权辱国,轰动一时,崭露头角。

创办科学补习所

为宣传反清思想,组织革命力量,1904年7月与胡瑛、曹亚伯、宋教仁、张难先、刘静庵等人,在武昌创办科学补习所。吕大森被推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宋教仁为文书。他捐出五十银元作开办费。该所以“革命排满”为宗旨,借研究科学之名,在青年学生、士兵以及会党群众中进行革命活动,便准备策应以黄兴为首的华兴会在长沙的反清起义。他与胡瑛去长沙联系黄兴,住其家中,建立了亲密的同志战友关系。在渡洞庭湖舟中,他写下了“此行好借长风便,鼓起人间革命潮”的豪迈诗句。后长沙起义失败,武昌科学补习所被查,他遂回恩施继续进行革命活动。

回家乡开展革命活动

1904年武昌科学补习策应黄兴长沙起义的计划落空后,吕大森便回恩施组织成立了天锡会。他首先联络建始士绅准备起义。一次在长梁下坝朱纯武家开会时,被县衙吏侦知。季廷辉等5人被县府诱杀。吕大森于是带领已有的武装,从建始猫儿坪撤往恩施方向,后在两地交界的梭布垭与清府追兵激战,因寡不敌众而失败。他便改名吕怀天,以私塾先生身份潜于宣恩居士街,以等待时机。

1911年武昌辛亥起义成功,共进会代表向炳昆(来凤人)奉命到恩施,吕大森遂与他一同积极策动施南管带李汝魁反正。1911年10月李汝魁宣布易帜反正,施南7属县全部响应。

三次被捕入狱

在投身民主革命的道路上,吕大森历经坎坷,遭受磨难,他曾三次被捕入狱。第一次为1912年,在上海鼓动并参加反对袁世凯的活动,被袁之走狗江苏都督程德全逮捕入狱,直至袁世凯死后才获释。第二次为1920年,他回到建始,而驻该地的“靖国军”却以“通北”(北洋军阀)的嫌疑将其拘捕,后经保释回家。第三次为1921年,在武汉积极参加驱逐湖北都督王占元的活动被捕入狱,后王占元终被革职,他才获得自由。1920年吕大森在其母碑上题诗曰:“我于定省久母亏,幼学壮行离萱帏。题起春露秋霜事,惨将墨泪洒遗碑。”从事革命的艰辛,可想而知。

以诗赠友抒忧愤

吕大森长期从事反封建反军阀的革命活动,抛家别母,坐牢受罪,但矢志不渝。1930年他赴杭州,访当年科学补习所的同志,时任浙江省主席的张难先,欲谋一职,展其平生抱负。张难先盛情接待,唯职务一事受多方掣肘,不好安排。吕大森深感冷落,遂赋诗赠之,“沧海洪流久共经,廿年旧朋半凋零。欺人未老头先白,怜我为君眼独青。路太崎岖难着足,交深尔汝竟忘形。几回欲唱南山调,不遇知音孰肯听。”后在张难先的一次宴请中,他激愤难抑,头撞门窗,血流满面。不久染病,卒于杭州,终年49岁,葬西湖宝俶塔。一代英豪,赍志以殁。他死后,张难先追怀不已。抗战时期张难先任湖北省政府委员,曾来建始。据其解放后所撰的《八十自述》载:“亡友吕槐庭,建始人也。因凭吊其庐,以存问其亲属。行箧存有槐庭遗诗二首,致建始县民众教育馆,以存文献。”吕大森革命事迹,《中华民国史》(中华书局)、《辛亥武昌首义史》(湖北人民出版社)等书均有载述。(编辑黎采 蔡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