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 下城

通讯员向裕

下城是乡里人到县城赶集的一种通俗说法,也就是上街买东西的意思,现在很多人到城里来也还有这种说法。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始黄土坎村同县内其他村一样是完完全全的农村,距离县城5公里。主要按季节种植水稻、小麦、洋芋等农作物。我的母亲是一个力作、很有经济头脑的人,每年都会变着花样地种一些时令蔬菜到城里卖了来补贴家用,那个时候,只要遇到放星期天,我必定要跟着母亲下城。

一大早,母亲挑着当天要卖的蔬菜,我屁颠屁颠跟在后面,穿过窄窄的水田坎来到通往城里的二O九国道。记得那时路上的车很少很少,偶尔有东风牌的汽车、东方红拖拉机缓缓而过。上大路后,下城的人渐渐多起来,有认识的,有不认识的,反正边走边聊后就成了熟人,都朝着县城方向走去,大约要走两个小时才到县城菜市场,也就是现在的工商银行一带。菜市场其实就是沿街的人行道两旁,找个空位把蔬菜摆开来卖。通过与买主的讨价还价,蔬菜最终全部或大部分卖完,时间也就快到中午了。我望着街边铺子里香喷喷的油饼、热气腾腾的馒头,就忍不住吞口水,作饥饿状要母亲买,母亲便拿出二角钱满足我的愿望,自己却舍不得吃。然后母亲和我就往回走。回到家,一般都是下午二点钟,这样的一天对于我来说,就算很满意地结束了,但是母亲的农活才刚刚开始。

后来,我参加了工作,再也没有跟着母亲下城了。母亲有时依然下城去卖菜,这时路上已经有了巴士、面的等交通工具,她更多的是坐着巴士车下城,因为面的车要贵一点,卖菜也要去专门的菜市场了。一去一回,加上中间卖菜的时间,总共需要两个多小时,而我下城办事有时是坐巴士、面的,但更多的是骑摩托车去,来去十分自由,只需十多分钟就到了,用母亲的话说是“油门一催就到了”。

再后来,县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圈子进一步扩大,城市面积扩张几倍,黄土坎村也纳入了城市规划范围,随着二O九公路的加宽、绕城线、建始大道的建成,我的老家周围到处高楼林立,超市也开到了家门口,母亲也不怎么下城了,她说超市里什么东西都有很方便,不需要下城;而我也在城中心有了自己的房子、车子,有了自己的家,周末,我会带着家人回家探望一下父母,路上花的时间不超过10分钟。

前些年,母亲离开了人世,我也不再有下城的概念了。但还会时常想起当年母亲在菜市场给我买的油饼,是那样香、那样脆。(编辑樊淑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