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关注】寻找往事踪影 探访汪家坝古渠

通讯员李友华  特约摄影师余安钢

一道清清的渠水,在这里的田野上流淌了145个春秋,它就是《建始县志》中记载的长梁下坝汪家坝水渠。清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北乡汪家坝,由何姓族首牵头,组织当地民众投工,引龙洞水,傍山开渠引水灌田,几年后被洪水冲没而废弃。后由受益户联合筹集银两,组织和雇请民众参与兴建,除将渠道翻修加固外,并延伸0.7公里灌田133公顷。清宣统三年(1911),建始行政区划为东、南、西、北四乡,下坝属北乡管辖,汪家坝便是今长梁镇下坝社区10组。

一渠清澈的水,已经在这流淌了145个春秋。

带着好奇和敬仰之情,我和老友余安钢于前不久,顶烈日冒着37℃以上高温,探访了汪家坝古渠。下坝社区10组现年62岁的汤德明得知我们的来意后,光着膀子主动给我们带路,并沿途讲解所知趣闻。

汪家坝古渠之水源自北面邻村龙洞湾村1、2组连界的龙洞包山脚,这里有一常年涌泉不断的洞,当地人称为龙洞。来到洞边,只见一汪清泉从洞口涌出,顿感凉爽,捧水品尝,其味甘甜清凉。渠道呈北高南低流向,与西面的盛竹河流向一致。龙洞出水口与汪家坝灌溉区相距1200余米,渠道大多傍山凿渠,只有距龙洞口1000米处,有一段长约30米的渠道是从河里筑堤建渠,高约4米,是整条渠道难度最大的一段。所记载的当年受洪水冲没而废弃就是这里。

古老的龙洞泉水从这里涌出,流经了悠悠岁月,见证了汪家坝古渠的沧桑。

古渠看似平常,但有两个奇妙之处,说明当年建设者对水渠路线做了周密勘探后利用鬼斧神工的自然洞穴供渠道通水。一处是距龙洞出口约200米(龙洞湾1组),当地人称穿龙洞的溶洞借道通水,洞长40余米。只是近几年农户建房堵了进、出口,并将这一段改为明渠。另一处是牛鼻子洞(下坝社区10组),离龙洞出口1000米左右处,明渠之水在山包下流进溶洞约20多米后从牛鼻子洞口流出。这段人能躬身进出,洞口能听到洞内淙淙流水之声,过往行人常在这里饮水解渴。见此奇观,不得不令人佩服当年建设者把自然溶洞与人工渠道坡度分寸把握得恰到好处。


2016年,在离汪家坝水渠不远处的盛竹河上,新修了一道溢流坝,引水注入了古渠道。

新修的水渠将盛竹河水引入了古老的渠道,增加了古渠的流水量。

就在牛鼻子洞口下游10多米处,渠道建在高达4米的河堤上。这段堤上水渠长约30米,当年渠道冲毁的一幕在100多年后的2016年7月1日再次发生。当天清晨,暴雨倾盆,河水猛涨,20多米的河堤水渠连根冲毁。正值水稻用水之际,受益农户心急如焚。灾情发生后,下坝社区党支部书记兼居委主任何振清率两委班子成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就地研究抢险方案。两天后,洪水刚退,专班即刻上马,经过半月的突击抢险,恢复了渠道通水,确保了当年水稻丰收。

这里是“牛鼻子”洞,它是利用自然形成的溶洞引水而过。在它的上游一段渠道,也是从叫龙洞的洞穴中穿流而来的,后来人们建房把它堵了。

渠水穿过牛鼻子洞后,就到了桥河口处。一百多年来,这河边的渠道曾被冲毁二次。

汪家坝水渠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经过多次维修和延长,已达2000余米。现在水渠是三面水泥磨面,形成了干、支、斗、农、毛的灌溉输配体系,4、6、9、10共4个组可灌溉面400余亩。2016年以来,县水利局统一治理盛竹河流域时,为汪家坝水渠在距龙洞出水口300米处河段,修筑了一条斜长50余米坝基深4米顶宽2米的拦河翻水坝,同时新修水渠40余米,将盛竹河水引入古渠,加上原有龙洞之水,水源充足,旱涝无忧。

这里是何家纸厂遗址处,新中国成立初和民国时期,这里生产何古香字号的火纸。利用渠水带动水轮,再拨动冲碓石打纸浆。

汪家坝水渠除了历史上记载灌溉农田外,其实还有另外两个作用。一是当年何家族首在修建水渠后开办了纸厂,用竹子做原料生产火纸,也称烧纸。厂址就在汪家坝北面何家老屋场,最具标志性的是纸厂水车坊出水口河堤上有一棵高10余米的楠树,现在有近二人合抱粗。这棵楠树生长缓慢,生于1940年11月的当地人何克纯(女)介绍,这棵楠树有几百年了,听母亲冉隆珍(壬戌1922年出生)生前讲过,她幼时来何家做童养媳时树就有一人合抱这么粗。这里的农户集中,夏天许多人到树下乘凉聊天。几位年近70的人回忆,纸厂解放后还办了几年,大约是1958年大办钢铁时停办,很多人还记得水车、纸浆池、晒纸坡的具体位置。何克纯清楚地记得火纸名号叫“何古香”,每摞纸上都在前面放一张印有“何古香”字号的火纸,以区别其他纸厂的火纸。60年过去,当年红火的纸厂不复存在,只有河堤上那棵斜长着的百年古楠仍枝繁叶茂,成为历史记忆。

古老的楠树,见证了何家纸厂的沧桑岁月,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一条渠道从远古走来,从绿野中穿过,滋润了这一方沃土。

汪家坝水渠的第三个作用是供沿途农户饮用水。龙洞之水清洁无污染,多年来附近农户沿袭着饮用龙洞之水的习惯,包括人畜饮水,洗衣洗菜,孩子热天洗澡。1998年,自来水进村入户后,汪家坝水渠的饮用作用才逐渐失去。汪家坝水渠历经沧桑,至今已有145年历史,今后灌溉水田、浇灌果园的作用还将延续。  (编辑蔡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