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张富清:景仰身边英雄 补足精神之“钙”

特约通讯员朱大明

从中央电视台首次报道张富清的事迹,我就一直在关注这位老英雄,直到习近平总书记做出重要批示,中宣部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在6月的支部主题党日上,单位党组织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批示,观看了媒体报道视频资料,组织了学习讨论。大家被张富清老人的事迹深深感染,积极发言,情真意切,特别是离退休职工党员发言最踊跃、最积极,感动于老英雄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敬佩老党员一辈子深藏功名、坚守初心的境界。

7月26日,习近平在北京会见了全国退役军人工作会议代表,其中包括白发苍苍的老英雄张富清。习总书记俯下身子,紧握老人的双手,叮嘱老人保重身体。(图片来自新华网)

实事求是地讲,我此前的学习仍然是浅表的、碎片化的,直到把《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时代楷模”专栏所有报道、视频重新浏览了一遍,真正认识到开展“学习英雄张富清,不忘初心担使命”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结合职业特点,我在思考三个问题:作为党员干部学什么、作为党支部书记抓什么、作为党校教师讲什么。

作为党员干部学什么

我是一名党员,也是一名科级干部。30年工龄、多个工作岗位,经历过风雨,也收获过荣光。工作中常常要面对个人进退留转,也会有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会出现不平衡、不如意的情绪。而老英雄张富清身上的平凡迫使我们去思考,什么是信仰与忠诚,什么是使命与担当。张富清老人“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胸怀,是对党忠诚最好的诠释。作为一名党员干部,我们无论身处何位,从事什么工作,都必须做到在其位、谋其政,尽其责、成其事,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诠释对党的忠诚、对人民的赤诚。

作为支部书记抓什么

我们支部有27名党员,年龄最大的88岁,年龄最小的28岁。在学习教育活动中,我们把张富清老人的英雄事迹作为生动教材,针对不同经历、不同身份的党员开展有效宣传教育,让每名党员都从老英雄身上找到契合点和共鸣。年轻党员通过读书会、微课堂、演讲等多种形式,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处理好公与私、义与利、是与非、正与邪、苦与乐的关系,脱离低级趣味,建功立业新时代。离退休职工党员主要是学习他淡泊名利、宁静致远的境界和离休不离党、退休不褪色的本色,积极关心支持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建言献策,发挥余热。

作为党校教师讲什么

按照中央要求,党校干部教育培训课程中,党的理论教育和党性锻炼要占70%,其中党性锻炼不得低于20%。党性教育不能局限于阐释和说教,更要用身边的典型激励和鼓舞,张富清老人的事迹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动教材。

习近平总书记讲,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党校作为党员干部教育的重要阵地,务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批示精神,落实省委、州委、县委的部署要求,以《景仰身边英雄,补足精神之“钙”》为主题,积极推动老英雄张富清的事迹进课堂,讲好英雄故事,唱响时代精神。通过宣讲,激励党员干部坚持事业为上、实干担当,坚持推功揽过、甘为人梯,在重大风险考验的斗争中靠得住、拿得起、立得牢、叫得响。坚持学而信、学而思、学而行,把学习成果转化为不可撼动的理想信念,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编辑蔡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