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周年】朱和平,演绎南方枸杞新传奇

记者 刘波

60年前的1958年,建始县长岭岗林场职工肖凡在省农展馆参观后,带回一把日本落叶松种子撒在南方土地,“撒”出中国南方最大的日本落叶松基地,打破林业专家“北方树种不能南移”的论断,书写“北树南移”传奇。

无独有偶,依然在建始,朱和平26年磨一剑,用一棵苗子种出中国南方最大枸杞基地,他用实践作出肯定回答,成为南方规模化种植枸杞能人,书写“北果南移”传奇。

无论是当年,还是今日,建始产业发展之路,总是充满传奇。

建始县产业发展一次次从零起步,把不可能变为可能,并非误打误撞,靠的是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和尊重科学的实干精神。通过培育种苗成功、试种成功,再到规模、规范种植发展,在“北果南移”的枸杞产业发展中,朱和平将其与产业扶贫融合,赋予了这一产业更深远的意义,值得借鉴。

“一定把南方枸杞引种成功!”

11月25日,中国建始南方枸杞采摘节暨专家论坛活动在湖北枸杞珍酒业有限公司举行。当天,来自华中农业大学、省农科技院、宁夏枸杞研究所等高校及研究机构的众多专家,围绕南方枸杞展开热烈讨论。

讨论决定在建始建立南方枸杞种植资源圃,为品种的更新换代作筹备。同时启动现有品种的审定,并对国家标准的制定作了安排,决定引进新的7个品种4个品系来试种研究,其中包括黑枸杞、黄枸杞、菜枸杞、水果枸杞等,并将于2019年开始试种。在枸杞加工上,专家们围绕枸杞工艺及生产线的技术改造,对产品的药用性及食用性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围绕南方枸杞研发系列产品,例如饼干、浓缩汁等,并申报发明专利、成果,真正发挥中国南方枸杞系列产品研发中心的作用。活动中,湖北枸杞珍酒业与华中农业大学达成人才共享、实验设备共享、项目共享等相关合作协议。

这一切,让朱和平欣喜不已。

提起枸杞,人们会想到这是宁夏等西部地区的特产。曾经,“北果南移”是一代又一代农业专家们追逐的梦想。

上世纪90年代,湖南农业大学马爱茹教授组织专家团队多年潜心研究后,宁夏枸杞与湖北野生枸杞杂交选育出的“湖北杂交枸杞”(即南方枸杞)终于诞生了,通过国家科技成果鉴定的南方枸杞终于在南方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地域和生长环境的差异,导致南北枸杞在其食药价值上各有千秋,各领风骚。国家科技成果鉴定结论指出:北方枸杞含水量低,食药成分在果肉里,优势在于制干入药销售;南方枸杞含水量极高,食药成分在果汁中,不易制干,其优势在于用作制酒、饮料和食品。而湖北杂交枸杞的药用价值及食用价值不亚于北方枸杞,特别是含硒等有效成分比北方枸杞更优。

彼时,朱和平是建始县供销系统职工,在湖北农学院委培期间,他有幸全程参与了“湖北杂交枸杞”项目研究。机会总是给予有心人,慧眼识珠的他抢占先机,独家取得南方枸杞建园推广权和成果使用权,用30万元购回1000株湖北野生杂交枸杞苗。从此,南方枸杞扎根建始。

20多年来,朱和平在对湖北杂交枸杞引种、实验、建园的基础上,以产业结构调整为契机,运用枸杞投资少、见效快等特点,挑选适宜区域,分期分批指导栽培推广,确保栽培一批、成功一批。

在朱和平的带领下,目前,全县10个乡镇已规模栽植富硒枸杞1万亩,现正辐射恩施州乃至整个武陵山区,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一定要拉长‘链’字文章!”

12月2日,走进位于建始火车站旁的湖北枸杞珍酒业生产车间,工人一边忙生产,一边忙包装运输,呈现一派产销两旺的喜人态势。

建始光照充足,雨水充沛,适宜枸杞生长,但收获的枸杞怎么利用,却一度遇到难题。南方枸杞水分多,晾干过程中会产生霉变,无法制成干果销售;枸杞虽然可以鲜食,但不如水果香甜,公司把枸杞当水果卖也以失败告终;公司还想到了枸杞泡酒,但这样的酒无包装,难以进入市场大批量销售。

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农民的“销售难”问题?2013年10月底,朱和平注册的枸杞珍酒业正式投产。第二年,公司被列为华中农业大学定点扶贫建始县重点支持企业后,与华中农业大学深度合作,组建了校企共建枸杞研发中心,突破了传统发酵工艺与现代复合工艺相结合的难点,推出了国内稀有的枸杞原浆酒。

2014年以来,枸杞珍酒业的产品连续两年被国家林业局相关部门认定为“生态果酒”。2017年,枸杞珍酒业被省农业厅认定为“省级龙头企业”“省级林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国家林业局标准委员会认定为林业产品标准规范化示范企业;被省商务厅认定为荆楚优品;被第三届硒博会认定为“名优产品”,枸杞珍酒案例也写入了国家“十三五”高校教科书案例并应用。

枸杞珍酒业基地和加工车间地处建始高山富硒地带,种植出的枸杞酿出的酒硒元素含量高。7斤枸杞鲜果酿1斤酒,硒元素含量丰富,公司以“鲜果酿,我不泡”为招牌,深耕市场,推出“开俏”“绿魅”“护健”等系列富硒产品。生态富硒、原浆发酵等产品一经推出,俏销全国各地,产品以特色抢先机,成为傲立市场的“一枝花”。

“‘交钥匙工程’,让枸杞映红脱贫路!”

“要不是朱总的‘交钥匙工程’,我们哪能在田里刨出‘金娃娃’啊!”11月15日,卖完最后一批枸杞,建始县业州镇杉木村65岁贫困老汉段丙强数着上万元钞票,笑得合不拢嘴。

“一定要让枸杞映红脱贫路!”作为一名党员,发展枸杞产业伊始,朱和平暗下决心。

“多栽一根苗,就给贫困户多添一份希望!”近年来,朱和平带领公司员工积极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大胆探索产业扶贫的“交钥匙工程”模式,枸杞成为山区贫困百姓的“摇钱树”。

何谓“交钥匙工程”?朱和平解释,就好比给贫困户建房子一样,一定要负责到将房子钥匙交给贫困户入住为止。

针对贫困户无资金、无技术、无销售的现状,朱和平为其量身定制发展规划,大力推行送种苗、肥料、技术和包收购的“交钥匙工程”,真正解除贫困户的后顾之忧。这一模式由帮扶市场主体负责无偿为贫困户提供种苗、技术、销售服务,以扶贫合同约定产前、产中、产后的服务义务和责任,重在向贫困户传授枸杞培育技术,直至其掌握技术和有收益后,公司便可放心“交钥匙”。此后,公司还将重点扶持贫困户开展订单销售。

“这个‘交钥匙工程’真是好!”“靠这一工程,我家实打实种了1.5亩,去年栽植当年就卖了2400元。”“今年第一茬采摘完就卖了6300元,第二茬卖了4500元,突破1万元了!”

如今,建始广大枸杞种植贫困户逢人就夸。“枸杞田里套种洋芋、红薯,既可增收,又可防旱!我还喂了5头大肥猪呢。”段丙强也高兴地说。

2017年,朱和平带领公司在段丙强所在的重点贫困村杉木村实行“交钥匙工程”,发展枸杞100亩,村民当年栽植,当年受益。如今,像段丙强一样,黄廷瑞、黄廷轩等一大批贫困户靠种植枸杞摆脱了贫困。

目前,朱和平带领公司已在全县10个重点贫困村实施“交钥匙工程”,带动全县2500多名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枸杞5000余亩。

枸杞当年栽植,当年受益,而且还可由此获得35年左右的长效收入,枸杞像“摇钱树”一样正映红贫困乡亲的脱贫路。朱和平的这一责任担当,赢得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的广泛认可。2016年,该公司被恩施州委、州政府表彰为全州24个优秀市场主体之一。

坚守脱贫初心,做好产业扶贫大文章。行走在建始希望的田野上,枸杞种植烧旺发展之“火”,朱和平还上演“北果南移”的新传奇。(编辑黎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