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陈家胜 特约记者彭彰彩 通讯员黄浩
“办个养猪场,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是孩子在世时的梦想。谁曾想到,他经营猪场一年多就走了。我们老两口坚持把这个猪场办下去,为的是给儿子圆梦,也是想让他偶尔‘回’到这个家时,看见满圈的猪,图他个高兴。”在红岩寺镇大面坡村3组,贫困户李荣芝、郝清英夫妇谈起他们家的脱贫故事,声泪俱下,他们的爱子命运多舛让我们痛惜,但自立自强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疾病缠身,一心拯救自己命运
李爱平是李荣芝、郝清英的长子。自小一副俊俏长相和乖巧性格的他,长期疾病缠身,后来又患上急性癫痫和高血压。2012年,正在浙江打工的他意外受伤,身上嵌进三块钢板,在厂子做事,身体再也吃不消,只得返乡疗养。看着自己三十岁不到却病恹恹的身体,李爱平很痛苦,很迷茫。决不能让自己拖累家庭,更不能让家庭拖累社会。李爱平决心坚强起来,通过创业来增加家庭收入,早日摆脱贫困。李爱平的舅舅是养殖大户,他向舅舅透露了自己想搞养殖的想法。“孩子,你身体很差,办养猪场是个体力活,你恐怕吃不消。”舅舅告诉他,除非你能说服父母加入,否则这个猪场难以坚持太久。在扶贫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在李爱平耐心地引导下,父母同意开建养猪场。可一贫如洗的家,如何能拿得出启动资金?李爱平拿出了自己在浙江时积攒下来的一万元,在部队服役的弟弟资助了一万元,扶贫驻村工作队帮他申请金融扶贫贷款3万元。2016年春,李爱平的养猪场投入运营。
考虑到家庭和养猪场必要的后续资金,李爱平让父亲继续在浙江的建筑工地上班,自己和母亲挑起养猪场的重担。为尽可能减少母亲的辛劳,李爱平每天早早就起床,扫猪圈、配饲料……但凡自己身体能承受的事情,他都抢着做。母亲见儿子每天累得脸色苍白,心痛不已,不时劝他多休息,凡事悠着点做。李爱平是个做事求完美的人,养猪场只要有一点不到位,他都会找出来,把它做好。
屋漏偏遇连阴雨。浙江建筑工地上的父亲突遭摔伤,断了三匹肋骨,不得已弃工回乡。“断供”的养猪场只得靠赊购饲料和自家地里产出的粮食支撑,这让李爱平和母亲更加操劳。一会儿猪场,一会地里,整天忙得顾不上吃口饭。
农历2016年8月28日,养猪场首批商品猪出栏,40多头猪,收入6万多元。李爱平喜不自禁,当即还掉饲料欠款,新购猪仔15头,并谋划增加贷款扩大养殖规模。
可就在2天后,李爱平突发脑溢血,不幸去世。悲痛欲绝的父母按照李爱平早前的规划,申请了5万元金融扶贫贷款,并在2017年出栏生猪84头,收入10万多元,当年,家庭摘掉贫困户帽子。
父母接力,苦尽换得甘甜来
“孩子走后,我们心灰意冷,一度想把猪场关了。可想起儿子生前在猪场忙碌的样子,我们想,他或许每天都会来猪圈看看的,只要猪场在,儿子就会离我们很近。”李荣芝、郝清英介绍,“儿子生前很懂事,为人也好,即便身体不好,但周围团转,只要哪个家里有事,他总是积极前去帮忙,他走后,左邻右舍没有哪个没哭的。正因为儿子太逗人疼,所以怎么也忘不了他。为了让这个家早日走出贫困,他当年硬是拖着一身病外出打工。正是在儿子的带动下,我们才意识到,一个家,即便遇到再多困难,即便有党和政府的帮助,自己也得奋斗,不能坐等幸福的到来。出于这些考虑,再加上驻村工作队的鼓励,我们决定不仅要把猪场办下去,还要比儿子在的时候办得更好,这样他才会安心地走。”
在孩子舅舅的帮助下,夫妇俩如今已经熟练掌握了生猪养殖的各项知识,包括日常的疾病防疫,也都能独立完成。2017年,猪场出售生猪84头,比2016年儿子干猪场时翻了近一倍。
左邻右舍劝夫妻俩悠着点,都五六十岁的人了别太逞强,可他俩干劲不减,计划2018年猪场继续保持在出售生猪100头内的规模。走进他家的猪圈,圈内的卫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看就能感受到他俩平时的精心。李荣芝谈起养猪的诀窍,滔滔不绝。他感谢儿子让他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和生存的尊严。他回忆,过去家里困难的时候,夫妻俩连抬头正眼看人的底气都没有。现在,因为有了这个猪场,都成了镇里脱贫致富的典型。他估摸,还过个三五年,家里房子的里里外外便可来个大升级,到那时,就算是过上真正的小康生活了。
离开李荣芝、郝清英的家,我们一路上都在讨论他们英年早逝的爱子。他,一个病弱的身体,完全有理由被父母照顾着,可他没有这样做,而是一成年,就在外打工挣钱,遭受意外伤害后,没有自暴自弃,在身体和资金都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却仍建起一个猪场,并任劳任怨。父母生育了他,但他却影响和指引了父母,让两位老人在生命的后半程很精彩。我们内心对那位未曾谋面、命运多舛的年轻人,升起浓浓敬意。(编辑 樊淑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