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运炜
最近,县委十五届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乡风的实施意见》,全县掀起了学习热潮。多年来,我们着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力、同步发展,文明之风早已在山村的每个角落里慢慢刮起,文明的味道愈来愈浓。实施意见的出台,犹如一场及时雨,让我们这片文明土壤变得更加肥沃。我们有义务把这片土地耕种好,让文明之花越开越盛。
筑牢支部核心。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村党支部是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是落实各项任务的前沿战斗堡垒。抓乡风文明建设,村党支部是“牛鼻子”、是核心。党支部要把乡风建设作为村级建设一项重要内容,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对照意见要求,保持与上级党委的动态联动,紧密结合村情民意,下真功、出实招,乡风文明才能出实效。党员干部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关键少数”,支部书记要履行好第一责任人责任,需把乡风文明建设牢牢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扛在肩上,当好领头羊。党员要发挥燎原之势,给每一位党员下任务、压担子、定责任,让他们带头示范,主动参与村级建设、调解矛盾纠纷、宣传政策措施等,乡风文明建设的推动力量才会不断壮大。
突出人民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突出人民群众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基层群众自治作用,让群众在自治中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在乡风文明建设中,村规民约的制定、乡风文明理事会的成立是文明建设的两大重要方面,我们要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为了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让群众主动参与到文明建设中来。以群众自制自定村规来约束群众行为,以群众自推自选理事会来管群众,让群众的主体作用得到淋漓尽致地发挥,乡风文明建设才会更有力、更顺利。
把握工作重心。乡风文明建设点多面广,要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须内外兼修,内强素质,外塑形象。面上,我们要坚持破立并举,着力从禁整“无事酒”、封建迷信、失信老赖等歪风陋习入手;坚持严控严管,着力从放烟花、乱到垃圾、乱挖山体等环境治理出手,广泛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和生活环境。让群众通过耳闻目睹、切身体验的可喜变化,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内部,我们要厚积文明土壤,坚持传承与创新并举,不断创新文化活动方式,鼓励村级组建文艺宣传队,将乡风文明融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中去,以繁荣的乡村文化培强群众文明意识。更加注重培育优良家风,加大村级优秀家规家训的挖掘与传承,以良好家风促民风社风好转,不断增强群众向上向善向好的内生动力。
坚定执行决心。决心有多大,成绩就会有多大。乡风文明建设落实得好不好、抓得实不实,与大家的工作决心紧密相关。在推动落实中,我们遇到的问题、难题可能会很多,我们遇到的障碍、阻力可能会很大,但只要以坚定不移的决心,真刀真枪地去干,敢于对歪风陋习说不,就能摆脱传统桎梏,扭转传统观念,把大家统一到文明的战线上去,同心同德,同心同向,同心同行。
保持韧劲恒心。乡风文明建设不是一时之功、不能一蹴而就,须久久为功、绵绵用力。好的制度需要长期坚持下去才会出效果。村规民约也是如此,需要大家以持之以恒的态度长期坚持下去,现在要执行,未来也要执行,不仅要在逢年过节去执行,日常的小事小节也要去遵守,要让文明时刻如影随形。对身边的好人好事,我们要坚持正向激励,大力褒扬,通过组织开展各类争先评优活动,树立起身边的榜样,以身边人、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鼓励身边人,保持群众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努力把文明变成一种习惯,而不是一时热血、一阵风。(编辑黎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