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追梦、多元选择:当代青年就业心态之变

编者按: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青年、关怀青年、信任青年,始终坚持把青年作为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生力军,为青年在革命、建设、改革中施展才华创造条件、提供舞台。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青年就业创业是《规划》中的重要内容,其发展目标是:青年就业比较充分,高校毕业生就业保持在较高水平;青年就业权利保障更加完善,青年的薪资待遇、劳动保护、社会保险等合法权益得到充分保护;青年创业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创业活力明显提升。

  《规划》出台正当其时。眼下正值就业季,大量高校毕业生即将走向社会,也有不少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青年,正在为职业生涯中下一个岗位奔波谋划着。

  当代社会正发生着深刻的变革,高校招生不断扩大,就业制度不断完善,就业出口明显增多,青年人受经济发展、社会环境变化、综合素质提升等因素影响,在面对就业时的心态,与过去几十年、十几年甚至几年前相比,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更多的掌控权,会尽量“遵循内心的声音”,选择适合自己的工作。多元、务实、多变,更加体现自我选择、个性化,是当代青年就业心态的主要特征。

  就业心态变化的背后是时代的进步。“80后”“90后”是当代青年就业主力军,他们的成长经历伴随着中国发展理念的进化,他们敢于追梦的就业心态之变,正与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历史征程相合拍。

  《规划》的落实,必将促使当代青年“有梦一代”的特质更为突出,在勇敢追梦的人生旅途上进一步展翅高飞。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半月谈记者奔赴北京、上海、重庆、青海等地,与青年人面对面交流,了解他们面对就业的真实想法,讲述他们的就业故事,客观、立体展现时代进步带来的当代青年就业心态变化之路。

  (上篇)听父母VS听自己

  ——我的工作我做主

  在独生子女浪潮拍打下的中国家庭,孩子的工作问题往往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在青年人的工作选择上,来自家庭长辈的就业观念与新生代就业观念产生冲突的不少。相较于父辈,如今的年轻人更看重的是通过工作实现自我价值、实现梦想,从而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

  “老话说得好,不如自己中意的好”

  早上5点,在北京市密云区河南寨镇中庄村一个2000平方米的厂房内,31岁的孔博正忙着到各操作间帮忙分拣包装西红柿、黄瓜、白菜、辣椒等各种新鲜蔬菜,几辆快递配送车辆在厂房外整装待发,准备将各类蔬菜送到顾客家里。

  几年前,从北京理工大学自动化专业毕业的孔博,还在北京朝阳区一家外企做着投资咨询的工作。在外人看来,这份年薪十几万元的工作让人羡慕。然而,孔博却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家乡密云种菜。他和在北京一家出版社工作的妻子双双辞了职,回到密云,白手起家,创办北京密农人家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了地地道道的农民。

  回想当初放弃外企的工作,孔博坦言“阻力不小”。“刚开始决定回来种菜时,爸妈每天睡不着,尤其我妈还哭过几次,说我好不容易考出去,不能再回到农村。我岳父岳母更是不同意,都觉得风险太大。”

  孔博说:“我觉得经营蔬菜利润高,就想趁着年轻多试试。在城市,上班是在狭小的水泥格子间里,回家是只有12平方米的合租房,太压抑太难受了。”

  与孔博考入城市又自愿返回家乡相反,中国政法大学应届毕业生小雯与父母的争执从考上大学那天就开始了:“爸妈一直想让我回县城当个公务员,端上‘铁饭碗’,但我喜欢北京,哪怕失败了也要闯一闯。”

  提起父亲的口头禅“老话说得好”,沈博洋就一脸无奈。5年前大学毕业的沈博洋,接了父亲的班进了老家县城的邮政部门工作。“邮政虽然是过去令人羡慕的铁饭碗单位,可实在是不适合我一个学动漫制作专业的人,我一提出去上海做回本行,我爸就以‘老话说得好’作为开场白教育,我立马投降示弱。”

  从更稳到更实际、更理性、更具挑战性

  面对当下严峻的就业形势,父母一代人大多希望子女工作更“稳”,而新一代就业青年却更加务实和注重长远发展,对岗位、薪酬待遇的要求也更加理性。

  从英国留学回上海的小关早早地为就业开始了准备,“我刚找到一份金融公司的工作,和我的专业也挺对口。虽然公司并不知名,但这是我第一份工作,我想认真工作,尽快积累些经验。”

  “哪怕是零薪酬,还得自己倒贴饭钱,我也愿意来这里实习,事实证明我的选择对了,这里能学习到的技能无限!可以说颠覆了我的专业认知。”在北京一家大型互联网公司实习的刘硕说。

  除了对自身的认知更加理性外,不少就业青年将目光放到了更有挑战性的工作上。有调研报告显示,2017年上海外企计划招聘的技术类和销售类岗位需求最多,占比分别达51%和43.8%。

  “销售类岗位需要跑客户、跑市场,也许没有管理类岗位轻松,但是个人回报却是比较实惠的。年轻人嘛,多赚一点钱,多跑一跑怕什么,太稳定的工作容易让人懈怠。”在上海一家信息智库就职的陈庆宇说。

  “我觉得‘稳定’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一直穷着’。”心直口快的研究生二年级学生苏沐阳边说边哈哈笑。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就业大军云集的北上广,不断高攀的房价和生活成本,令年轻人的就业心态悄然改变。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公务员一直是年轻人追捧的就业“首选”。但这个“香饽饽”的人气从去年起有了明显滑落。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招录2.7万余人,与2015年相比增加了约5000个名额,但是报名人数并没有随之增多,弃考人数却在增加,2016年国考的录取比例也下降至33:1。

  来自一线城市的受访者几乎都表示,如果没有殷实的家底,基本不会考虑公务员。理由基本归纳为两点:收入少、难发挥专业特长。

  面对艰难复杂的就业形势,许多年轻人选择了“逆向”就业:到西部去,到偏远基层去。《2015年全国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来自北京、上海地区选择到西部、基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不断增高。中国政法大学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解廷民说:“我们既鼓励同学们走向国家部委这样的‘高大上’单位,同时也支持同学去基层工作。学生的就业方向既应该符合自身的发展需求,也要符合国家的人才培养定位和实际建设需要。”

  求人不如求己,与工作共同成长

  与很多在城市长大的毕业生不同,一些来自农村的毕业生有着完全不同的就业创业路。对于他们,父母不能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不能在就业时提供关系,甚至连找工作的建议也没有。但是他们普遍坚信“靠父母不如靠自己,自己的路自己走”。

  张诚来自安徽北部农村,父母都是农民。家里掏不起学费,研究生的生活费是靠贷款。“人还没毕业,已经欠了一屁股债。”他说。

  能吃苦、有韧劲,是来自农村毕业生的普遍特征。张诚说,经历了就业困境,自己最终凭着持之以恒的劲头,进入了自己满意的国企工作。

  “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才总是稀缺品。随着社会的进步,靠关系、走后门终归会越来越行不通,只有真才实学才是最可靠的‘敲门砖’。”张诚说。

  从四川师范大学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陈倩和两个朋友开办了一个艺术教育培训班。经历过合伙人出走、家人反对、新友入股等波澜后,陈倩坚持了下来。最终,培训班步入正轨,陈倩的父母也慢慢接受了现实。

  “其实,父母只是希望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不会执意让孩子们过自己设定的生活。要赢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让他们接受子女的选择,最好的办法就是经济独立和事业有成。”陈倩说。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