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图】元宵节,上万人在这里一起嗨

记者 陈千恩 通讯员 田大林

千根爆竹“赶毛狗”

“雄狮狂舞篝火烧,

万人单为龙王闹。

烟花路蜡如星布,

天宫不比此景好。”

龙王淌闹元宵现场,游客曹永胜激情澎湃,当即写下他的感受,并发送到朋友圈。

今年的元宵节,建始县花坪镇在全镇组织民俗闹元宵活动,龙王淌是活动现场之一。从农历正月十四开始,龙王淌的民俗闹元宵活动便拉开序幕,正月十五达到高潮:耍火龙、抢银水、舞雄狮、划彩船、展宫灯、赛诗会、“赶毛狗”……数千盏竹灯与另一活动现场小西湖湖上万支蜡烛相映成辉,山里山外一片灯火通明,幻若梦境。

龙王淌是花坪镇正在全力打造的一个新型旅游区,它以避暑、休闲、运动和民族文化演艺内容为主,景区曾多次成功举办全国越野车比赛、摩托车比赛,成功入选全国首批100家汽车自驾运动营地名单。

正月十五的中午,龙王淌已是游人如织。近万名来自建始县内外的游客目睹狮子队的舞狮表演。民间艺人们高超的表演技艺,赢得大家的一片惊叹;两只火龙在广场中央的“较量”,更是赢来阵阵喝彩。

火龙,是花坪镇特有的土家民俗文化。两条火龙用特殊的材料制成,舞不烂,不怕火。40余人的两支队伍相配合,吹打乐队击鼓助威,喷火手烟火喷花,场面激烈而精彩。

84岁的向大初,被儿女们用轮椅推到了现场。老人说,从他记事起,花坪就耍火龙、舞雄狮、划彩船。长大后,他也成了一名舞狮高手,每到春节,他都要与同伴们在街上舞狮,给每家每户拜年。“我一看见舞狮,就想起了自已小时候的故事!”老人吸一口草烟,讲一串故事。

活动中的高潮部分是烧“毛狗棚”。清江流域有烧“毛狗棚”的习俗,古时用以祈求平安。“毛狗棚”以竹子为主要燃料,用木棍子为支撑,内放树枝等引火材料,点燃后其竹爆响,十分热闹。龙王淌的“毛狗棚”用了整整四车竹子,高达20多米。晚7时,“毛狗棚”被点燃,冲光的火焰映红了天空,与竞相绽放的礼花融为一体。

花坪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近几年来,花坪镇大力弘扬和挖掘民间民俗文化,让其发扬光大。闹元宵活动,基本聚集了全镇的民间艺人。能吹二十多种唢呐曲牌的“吹鼓手”田大孝说:“平时师兄师弟们各忙各,没机会在一起交流。有了这样一个活动,大家在一起探讨探讨,以免有些曲牌失传。”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民间民族文化是先进文化的组成部分,我们组织闹元宵活动,就是为传统文化提供一个展示和传承的平台,为打造国家级避暑旅游区而努力!”花坪镇党委书记向帆向现场的游客这样介绍。

绝活

火龙

锣鼓

综合恩施晚报 建始图库

编辑田和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