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县融媒体中心(特约记者向继武 通讯员何金碧、李爽)“黄总好!我是高坪镇大店子村老徐,村里有卖楠竹的,等你来收购……”“好的,我马上安排。”11月26日,建始“清江露酒业公司”老板黄华告诉高坪镇大店子村民徐柏如。
黄华是建始县清江露酒业竹筒酒创始人。他说竹筒酒区别于瓶装酒,有股清香味,价廉,适合大众消费群体。进入冬季,黑龙江、青海等北方市场对竹筒酒的需求量增大,销路好,黑龙江鸡西市代理商李总一次性就预订了10吨的货。
工人师傅包装竹筒酒
黄华检查竹筒酒质量
黄华算了一笔账,生产竹筒酒,需要大量的楠竹,每年约20万根,按每根21元计算,竹农增收400多万元;原来楠竹卖不成钱,村民当柴烧,现在成了金宝贝。
黄华是清江“放排汉酒”第四代传人,他将“放排汉酒”成功申遗。
竹筒酒酿造缘于黄氏祖传秘方,用的水是山泉水,用的粮是纯正粮,以小作坊甑或作缸酿制并洞藏,土陶磁碗、竹筒或罐盛装密封,白酒口感纯正,香气四溢,成为清江上放排汉子们暖身、壮胆的随身携带食品,也成为放排人沿江险滩隘口祭祀之祭品,“放排汉酒”酿造技艺,历时140多年。
时过境迁,如何让“放排汉酒”成为独树一帜的品牌?清江两岸翠竹葱郁,农户房前屋后栽种楠竹,黄华便想着用竹筒装酒,这样既含硒又原生态还经济适用,于是开始在竹筒上做起了文章。
数年攻关,数次实验。2013年9月,黄华采用竹筒防渗漏、防挥发高压无创技术制作的色金黄、口感香醇、酒香竹香天然浑成的竹筒酒上市,受到消费者青睐。
酒好,往哪里销?黄华与妻子李敏携带竹筒酒参展州硒博会,试销恩施女儿美食城,到宜昌,赴武汉等走南闯北拓展市场,将竹筒酒、摔碗酒卖到了黑龙江、青海等20多个大中城市,产销两旺。
黄华说酿酒需要粮食,竹筒需要楠竹,每年酿酒约100万斤粮食,20万根楠竹。为降低生产成本,保持绿色品质,他们就地收粮食、买楠竹,既解决了景阳、官店等地农户粮食(玉米)难卖的问题,也为高坪等地及宣恩县楠竹种植户找到销路,楠竹由此成为“摇钱树”。(编辑蔡楚)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