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新中国同岁】“与新中国同龄,我幸福、自豪”

余盛武 讲述

特约记者 胡自丹 通讯员 徐建红 整理

人物档案:

姓    名:余盛武

出生年月:1949年2月9日

家庭住址:业州镇奇羊坝村三组

我叫余盛武,是业州镇畜牧战线的一位退休职工。

我出生在奇羊坝村三组的一个农民家庭,家里有五姊妹,我排行老四,上边有三个哥哥,下边还有一个妹妹,全家人就靠父母务农过生活。家里吃饭的人多而干活的人少,生活困难,吃了上顿没有下顿。我只读了个小学,就跟随父亲学兽医,21岁那年进入当时的苗坪区兽医站从事兽医工作,一直干到退休,我经历了解放初期的贫困年代,见证了70年来新中国的变化发展。

在五十多年的兽医工作中,我通过跟师、自学、培训和不断总结,他的医术很快得到了提高,尤其是劁割技术很有名气,几十年来我进村搞预防、下组搞劁割、入户出诊先后走遍了原罗家乡和猫儿坪乡的山山寨寨、家家户户,由于交通不便且没有交通工具,出诊无论有多远,无论是白天黑夜,下雨天晴都要靠步行往返。

在新中国成立后的50至70年代,那时由于科学不发达,种植的粮食人都不够吃,哪有粮食喂猪,加之受自然灾害,饲养技术缺乏,规模程度不高,生产水平低下,品种落后,生长周期长,产品产量低,养殖业在农村仅属于家庭副业,自然发展,分散饲养。我还清楚地记得有些年,村民一家人只要杀一头120斤左右的猪就是大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责任到户后,国家大力提倡种田讲科学、喂猪讲环保,实行品种改良,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大改善,种植的粮食、喂的猪、鸡等吃不完,如今的生活,真是太好了。每次到超市逛,看着各种各样的蔬菜、肉类等食材,不用再发愁没东西吃,而是发愁吃啥好。因此,当年吃不上饭,没有衣穿、补巴连补巴的日子早已经一去不返,过去不通公路,人们出行时下雨一身泥,天晴一身灰的现象没有了。尤其是党的医疗政策好,村民看得起病,治得了病。去年,我得了重病,到建始县人民医院和恩施州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几个月,由于医疗条件好,医生的医术高,医生说我的心态好,病情没有恶化而且还好转了很多。两次住院累计花了6万余元,国家报销了4万多元,自己只承担了2万的费用,党的好政策,给了我第二次生命,让我活过来了,让我继续享受好日子。

现在我家儿孙满堂,三世同堂,孩子们都在外地打工挣钱,收入可观,修起了洋房,买了小车。虽然我老了但还经常就近出诊,老伴在家种田喂猪有一定的小收入。再说,我和老伴都有养老保险金,这日子确实过得很幸福!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的祖国由弱变强,人民生活由穷变富,家乡旧貌换新颜。在这举国欢庆之时,我最想说的话是,与新中国同龄,我幸福、我自豪。(编辑樊淑贞 责任编辑汪少国)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