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槐树下的一盏明灯

特约记者陈平安 通讯员章悦 姚艳阳

做一件事并不难,难的是坚持,坚持一下也不难,难的是坚持到底。

徐兴莲,现年55岁,是建始县红岩寺镇凉水埠村村民。32年如一日,她用珍惜诠释幸福,用乐观面对人生,用博大的胸怀和仁厚的挚爱关爱丈夫,用真情去照顾“智障弟弟”,用仁爱去伺候公婆,让一个原本即将破碎的家成为了一个圆满而又幸福的七口大家庭。无论生活多艰辛,她也能在风雨路上走出别样的风采,美名四溢。在2018年被评选为“最美凉水埠人”,红岩寺镇党委政府授予她“红岩好人”的荣誉称号。

初春的小山村,有些凉意,却透着童话般的静谧。一栋两层楼的平房上空氤氲着袅袅炊烟,屋旁遒劲的老槐树似乎在诉说着这一家人的故事。

徐兴莲,经人介绍,1987年从本县高坪镇大店子村嫁到红岩寺镇凉水埠村朱平述家。家中有年迈多病的父母和患有先天性痴呆傻残的小叔子弟弟朱平俊。朱平俊无生活自理能力,还不时跑出家门不知道回家。在娘家被称为“幺妹”的徐兴莲看到这个家庭现状,眼眶湿润了。

“我家就这个样子,你若有什么想法现在还可以……”丈夫朱平述拉着妻子的手内疚地说道。

“别说了,我是不会走的,我嫁过来,遇到你们一家人,就是缘分,我就有照顾他们的责任。我现在想的是如何把这个家坐好,让公公婆婆过得好一点儿,让弟弟吃饱、穿得干净一点儿,我相信这个家一定会好起来的。”徐兴莲吞下眼泪安慰着丈夫。

“根据我们家庭的现状,家庭基本生活都不能保障,公公婆婆年纪大了又多病,弟弟又到处乱跑,需要人照顾,你出去打工挣钱,我在家把田种好,照顾好公公婆婆、弟弟和我们的儿子,今后有钱了把这老木瓦房子拆了建平房,也好让老人和弟弟生活得好一点。”“行,我全听你的,就是你这身体行吗?”“行,不是还有邻居嘛,我会和他们搞好关系的,有事请他们帮帮忙,你就放心去吧。”第二天丈夫朱平述就告别家人到浙江打工去了。

“徐兴莲,你家弟弟又在老槐树下拉屎了。”“哦!我来了!”徐兴莲正在田里挖洋芋,接到邻居家打来的电话,丢下锄头就往家里跑。来到家门口的老槐树下,患有智障的弟弟朱平俊把衣服全撕乱了,大小便弄得到处都是,徐兴莲像哄小孩一样把朱平俊哄回家,在公公的配合下洗澡换上了干净的衣服后,拿着扫把到老槐树下清理粪便。

好心人曾多次劝她:“你这样没有尽头的照顾一个“傻子”,倒不如自己外出务工,还能挣钱。”她果断拒绝,说道:“我嫁过来,也没有什么别的本事,我所能做的就是尽到一个妻子的责任,一个媳妇的责任,一个嫂嫂的责任。”

徐兴莲为了让这个智障弟弟穿得干净一点,经常把粘满屎尿的被子、衣裤拿到河沟里去洗,不分春夏秋冬,年复一年,执着的坚持着。

“朱平俊!快起来上厕所!”一天深夜2点多钟,天下着雨,徐兴莲照常起床来到弟弟房门前叫醒弟弟上厕所,不然大小便就会拉到床上了。但怎么叫也没有应声,门是半开着的,徐兴莲推门进去一看没人,心想这又跑到哪里去了。于是拿着手电筒在屋前屋后边喊边找,一不小心自己滑到水沟里了,最后在一邻居家的屋檐下才找到。徐兴莲被雨淋后感冒了,患了一场大病,本身就矮小瘦弱的徐兴莲更显得有点弱不经风了,但她仍然坚持着每天下田间做农活,让一家老少吃上热气腾腾的饭菜。

因为家中有老人和弟弟需要照顾,徐兴莲回娘家、外出走亲戚时从不留宿,无论多晚多远都得赶回家。村里建有文化娱乐广场,傍晚,妇女们都去村委会跳广场舞,而最爱好唱歌跳舞的她却躬耕于田垄,雄鸡唱晓,就到田间劳作,中午回家为一家老少做饭,自己却边走边啃着几个早已冰凉的烧洋芋到田里去了,夜幕降临,这才拖着疲劳的身子回到家,烧火做饭,洗衣洗碗,待这一切做完,已是夜深人静。

朝朝暮暮,年年月月,徐兴莲重复做着这些事,她毫无怨言,不离不弃地照顾着这一家老小,用柔弱的双肩、坚强的毅力支撑着这个家。

2010年,公公婆婆相继去世,婆婆临走时最担心的还是痴呆的儿子。徐兴莲在婆婆床前允下诺言:“婆婆请放心,丈夫的亲弟弟就是我的亲弟弟,我一定会照顾好他的。”婆婆含泪仙去。

“他现在不会在左邻右舍随地大小便了,我教他,他都听得懂。我还教他用卫生纸擦鼻涕和口水,他慢慢地也会了。”笔者在与徐兴莲交谈时,徐兴莲指着在一旁傻笑的弟弟,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在外人看来,我们是不幸的,但我认为虽然家境清贫一点,而我们一家人和谐,尊老爱幼,互敬互爱。丈夫很心疼我,儿子媳妇也很孝顺我,就连我这个傻弟弟也比以前听话多了,加上镇村干部的帮扶和国家政策支持,村里的公路也修好了,我们一家人共同努力把房子也修好了,衣食住行都不愁,我觉得我们过得挺好的,我们是幸福的。” (编辑李小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