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118】照守坟的来历

照守坟是龙坪乡姜家坪村的一个居民点。位于姜家坪村北部,东临周家岩,南邻龙潭坪社区,西连粉沟,北靠巴东县绿葱坡镇锦衣村。

一个居民点用这样的地名,初到这里的人都会心生疑虑,甚至会认为这里的村民莫不是哪个王公大臣的守墓人的后代,世世代代守护着某个显赫人物的墓园;但绕村寻找,并无王公贵族的的墓地。这样一个两县交界之地,为何会用这样一个地名?说起来,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

这里是一个高山间的埫地,埫中有一条小河,名叫万福河,四周高山林木茂密,十几户人家的吊脚楼傍山而建。因海拔较高,村民靠种植玉米、采草药、打野物为生,烧柴靠山,日子虽不富裕,倒也还过得去;地处偏僻,少了官府的催粮催税,日子过得也还安生。村民以林姓为主,转来转去,都是一家子,和睦团结。

因家家都采草药,故而隔一段时间,会有药材商人到这里来收草药。村民因此也用草药换一点钱,等串乡的货郎来了买盐买布买针头线脑。草药是村民唯一银钱来源,药材商人、货郎是村民与外界沟通的唯一纽带。日子长了,药材商人、货郎与这里的村民都熟悉了,到这里做生意也像是回自己家一样随便,碰到喝茶就喝茶,遇到吃饭就吃饭,天黑了就在村民家中住下,村民待他们也像家里人一样。

日子就这样慢慢流逝,一晃到了清末,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这里仍如世外桃源,村民们仍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平淡生活,仍然只是盼着药材商来收走自己采的药草,盼货郎来换针头线脑。

春天过了,药草商没来;夏天过了,货郎担没来。一直到仲秋,来了一个货郎,这个货郎是下江人,虽来的次数不多,但大家对他也不陌生。货郎来了,歇在林姓族长家,大家带上草药,纷纷赶到族长家,有的用草药换盐换布,有的掏出几个铜钱买线买针。但大家发现,货郎的货不多,以为是在其他地方卖了,也没有问货郎,只是见货郎的脸色不好,便问货郎是不是生病了,货郎摇摇头,没有作答。

当晚,货郎在族长家住下,第二天,天已大亮,还不见货郎出屋,族长敲了敲货郎住的房门,没有应声。族长推门进去一看,货郎仰躺在床上,床前有一滩血,走近一看,货郎脸色苍白,嘴角还留有血迹,族长用手探一探货郎的额头,滚烫。族长大吃一惊,马上出门喊来了几个年纪大的村民,他们围在货郎床前,喊了好几声,货郎才悠悠醒来。大家把货郎扶起来靠坐在床上,族长妻子端来热汤,喂货郎喝下,货郎的脸色这才好看一点。年长中的一个略懂一点医术,便替货郎把脉,发现货郎内伤很重。大家再三询问,货郎才断断续续说出了自己的经历。原来,货郎早在一个月前就买好货物、整理好货郎担出门了,谁知,途中遇见一伙山匪,抢去了大部分货物,还将他打个半死,扔到林子里。货郎在林子里躺了几天,强撑着起来,整理散落在草丛中余下的货物,找了一根木棒作拐杖,走走歇歇,好不容易才走到这里,却再也爬不起来了。大家听了,一边骂土匪,一边安慰货郎,让货郎在这里安心养伤。

日子一天天过去,虽然村民尽心尽力照顾货郎,但货郎终因伤势太重,又感染风寒,这方圆几十里又没有个良医,眼看将不久于人世。族长只好询问货郎还有什么心愿,货郎说家中有两个儿子,还未成人,希望村民在以后儿子们寻来时,告诉儿子们他的死因,并且不要儿子们迁坟,他愿意长眠于此。

货郎去世了,村民们砍伐杉木给他做了棺材,又你三个铜钱、我五个铜板凑了一笔钱安葬货郎、立墓碑。族长将货郎的担子和货郎仅有的几件遗物保存,以便他的儿子寻找。四时八节,村里人在给自己的祖先上坟祭祀时,总会给货郎也烧纸焚香;年年给自己的祖先坟茔培土祭扫时,总会给货郎的坟也培土祭扫。把货郎当成先民的一份子看待。

日子一天天、一月月、一年年过去,转眼间,货郎已去世十多年了。又是一年清明节,村里来了两个青年男子,向村里人询问一个货郎的下落,村民猜想应是货郎的儿子寻来了。村民们拥着两个年轻人到族长家,老族长已七十多岁了。他拿出货郎担和货郎的几件遗物让年轻人辨认,其中年龄稍长一点的年轻人只看了一眼,便双膝跪下抱住遗物嚎啕大哭。边哭边说:“二弟,这就是父亲的东西。”兄弟俩大放悲声,在场的村民也忍不住掉下眼泪。

老族长扶起年轻人,仔细询问,哥哥开口说道:父亲离家再没有回去,虽也托人寻找,始终没有音讯。头年秋天,遇见了一个曾与父亲一起挑货郎担走乡串村的前辈,才问清了父亲行走的路线,兄弟俩过完年就出门了,沿着父亲走的路线,边走边打听,才找到这里。哥哥又小心地寻问父亲安葬在何处?能否将父亲遗骨带回?

族长与众村民领着兄弟俩来到货郎坟前,兄弟俩看见条石砌就的坟圈,坟前立的墓碑,看见村民焚的香、烧的纸钱灰,转身扑通跪在族长和村民面前,磕头致谢。族长扶起兄弟俩,将带来的香、纸递给他们,让他们祭奠父亲,并告诉他们货郎的遗言。

兄弟俩在族长家住下来,天天到父亲坟前祭扫,又在村里挨家挨户拜访、感谢。要回家了,临行前,哥哥掏出一把洋钱,递给族长,一是感激村里人对父亲的照顾,一是托付村民照守父亲的坟墓。族长不肯接受洋钱,对兄弟俩说:“你们不找来,这坟墓我们也会年年祭扫;你们找来了,但路途遥远,来一趟也不容易,以后我们还是会年年祭扫。你们放心。只是希望隔几年你们来祭扫一次,以告慰你们父亲的在天之灵。”听了族长的话,兄弟俩满面泪水,不住称谢。村民们相送兄弟俩,走出老远老远,兄弟俩一步三回头,洒泪拱手道别。

兄弟俩离开了,村民们仍然年年祭扫货郎的坟,把货郎当成村里的一个亡人对待。慢慢的,这件事传扬开来,四邻八乡都称赞这里的村民善良淳朴、急公好义、古道热肠。此地本无地名,原用河名代指,后来,人们就用“照守坟”作为该地的地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资料搜集:林俊邦  贺茂金    故事撰写:邱晓平)(编辑李小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