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畜禽养殖误区 保护畜禽产品安全

人们追求食品安全,同时追求食品风味,但在畜禽养殖过程中,必须消除养殖误区,才能既保护环境,又保食品安全,并提高养殖效益。

一、放牧与舍饲

动物放牧有利于改善动物食品风味,但在农区规模养殖不适合放牧,牛、羊等草食动物为舍饲,猪、鸡等动物更应舍饲。舍饲的优势:一是避免畜禽粪便对环境的污染;二是避免细菌、寄生虫重复感染;三是降低体能消耗,减少饲料用量,节约成本。放牧破坏生态环境,山林、荒地、树苗、杂草被啃光,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被破坏,甚至造成水土流失,同时放牧不利于科学合理的实施粪污资源化利用,国务院办公厅、农业部分别于2017年发出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通知,方法是将粪污集中处理,以有机肥用于种植业,更为科学的方法是利用生物饲料养殖畜禽,因生物饲料不含抗生素和高剂量微量元素,所以粪肥不含抗生素和铜、锌、锰、砷等重金属残留,这种粪肥加生物有机肥密封厌氧发酵10天以上,达到消灭病原微生物及寄生虫,以这种生物发酵有机肥种植粮食、蔬菜、水果,避免了抗生素及重金属残留和病原体污染植物食品,这也是从源头解决农业面源污染的有效措施,是保护环境,形成种养结合良性循环,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的技术保障。

还值得关注的一个问题,蛋鸡的养殖方式,影响食品安全,规模较大的蛋鸡养殖场,实行散养,每天产蛋几百个以上,鸡只相互污染,所产的鸡蛋粘染了鸡粪,这种被鸡粪污染的鸡蛋,细菌、寄生虫,造成重复感染、传播,明显影响食品安全。所以规模较大的蛋鸡场,不适宜散养,建议笼养,才有利于食品安全。

二、科技进步与落后倒退

自八十年代初期各级畜牧技术部门积极推广牲猪四化,即公猪外来良种化、母猪本地良种化、配种人工授精化、肥猪出栏杂交一代化。九十年代推广生猪“三优”工程,优化杂交组合,优化日粮配方,优化饲养管理。

由于品种杂交改良及科学饲养,育肥猪由过去的饲养10个月左右出栏,可以提前5-6个月出栏,是科技进步的结果,应该纠正现在错误的观念,肥猪要喂一年左右出栏,半年内出栏是打烂了自然规律。

牲猪品种改良,以本地黑猪两元杂交及三元杂交,发挥了杂交优势,提高了生长速度,提高了养殖效益。所以不必要脱离实际,追求喂黑猪,追求饲喂一年左右,不能落后倒退。

三、配合饲料与单一饲料

现在社会上很多人,只相信以玉米、洋芋(马铃薯)、红苕喂猪等畜禽,不放心配合饲料,这是由于普遍存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高剂量微量元素,给食品安全带来影响,但是玉米、薯类等单一饲料是能量饲料,只能让牲猪增长脂肪,由于营养不平衡,饲料缺蛋白质、氨基酸、钙、磷、盐等营养成分,将影响畜禽正常生长发育,严重时导致营养不良,出现瘫痪,对疾病抵抗力较差,而且猪肉以脂肪(肥肉)为主、肌肉(瘦肉)较少。

配合饲料不添加抗生素和高剂量微量元素,以玉米、麦麸、豆饼、菜饼、氨基酸、钙、磷原料及食盐等有利于动物生长营养平衡,所以人们应该认清配合饲料,只要不乱加抗生素、高剂量微量元素等,应用配合饲料是科学的,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用于养猪、屠宰后瘦肉率高。

建始县业州镇红土坪村李大国猪场连续两年利用池胜碧专利技术生物饲料(无抗生素和高剂量微量元素)喂养“杜×长×大”三元杂交猪,出栏时活猪每公斤售价18元,比市场价每公斤14元提高28%,而且猪肉瘦肉率高、品质好。

业州镇火凤凰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连续三年利用生物饲料养鸡,鸡蛋销售价格每个1.50元,比市场价格每个0.65元提高130%。以生物技术养殖,显著提高畜禽产品价值,也正如中科院院士李德发教授说:“生物发酵技术,能够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更有风味、好吃。”

进入新时代,全社会都应继续树立科学发展观,政府部门、新闻媒体应该正面引导宣传鼓励,消除养殖误区,共同推进可持续农业发展,提高畜禽产品品质,提高养殖效益。( 李星武 黄俊生 池胜碧 )(编辑李小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