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101】下棋棚的趣闻

相传,清朝雍正改土归流时期,以谭姓为主的一班松滋人,辗转迁徒来到建始县下棋棚这个地方。他们看到这里虽地处万山丛中,但地势较为平坦,且有两条山溪汇成的一条小河流经该地,山好水便。经进一步探查,发现周边山上还有36个炼铁厂、36个辗麻厂遗址,炼铁的土高炉和辗麻的石辗盘都还残存着,更说明这里自然资源丰富,是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因此,他们就决定在此落籍定居。

初来乍到,当然无房可居。大家只得就地取材,在山上砍一些粗树枝、割一些茅草,搭了一个简易的茅棚,作为遮风挡雨的临时居所。此地属高寒山区,不仅气温低,而且野兽多。大家只好拾干树枝生火,老、弱、妇、幼可于火边取暖睡眠,不致受冻生病;熊熊的火光也可使惧火的野兽不来侵扰,不仅减轻了青壮男子防兽守夜的辛苦,还能让这些白天干活受累的主要劳力能够向火御寒、打盹休息。但时间一长,人们就感到漫漫长夜难熬。于是因陋就简,就着火光,在地上画出楚河汉界下起棋来。没有棋子,就地取材,各执不同颜色的石子为棋子;并打破传统象棋的规则,用己方的石子抢占对方的地盘,占得多者为赢;输者处以打花脸、拾柴火等惩罚。这种娱乐方式不仅消除了长夜的寂寞,而且身心也得到了愉悦。时间一长,经无数次的对弈,还创出了一种新的棋艺。因为这种棋艺,以谁能在同一条直线相邻的三个交叉点上、布上自己的棋子来定输赢,所以就称其为“成三棋”。这种棋取材方便,地上画棋盘,石子当棋子,且易学易上手,老少皆宜。很快这种棋艺就普及开来,不仅晚上在火边可以边向火、边下棋,放牧的孩子可在石板上对弈,就连干活的人休息时亦可在田头走几局。

后来,尽管随着条件的改善,人们修了屋,造了房,但下“成三棋”的习惯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七十年代仍然盛行。为纪念先祖初来创业时的艰辛,同时由于下棋棚这地方是一个有几百亩地大的山间平坝,人们就将这里取名为“下棋坪”。后来,有人认为,这个地名未反映出先祖们在茅棚中下棋守夜的艰辛,应该还其本源,教育后代,不忘根本,就将“下棋坪”改为“下棋棚”,且沿用至今。

居住于下棋棚的人不仅会下“成三棋”,还擅长打锣鼓、吹唢呐,他们有此技艺,还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

故事讲的是在离下棋棚不远处的山梁上,由于岩溶作用,有一处溶石景观,叫做“石人打石鼓”,且流传着“石人打石鼓,金银二万五,谁人识得透,买上重庆府”的民谣。这石人就是一根高高的石柱;在这石柱前有一方大石礅,形如大鼓,就是石鼓;在这大石墩前生长着两棵不太粗大的松树,也不知生长了多少年,但始终大小未变,人们说这就是石人打石鼓的一对鼓槌。同时还传说:每当夜深人静,当你从“石人打石鼓”的山下经过时,就会隐约听见打锣鼓、吹唢呐的声音,且吹打得有板有眼,很是好听。时间一长,下棋棚的人就合着唢呐哼唱,跟着鼓点敲打,渐渐地就不仅会吹会打,有的还成了方圆数十里内有名的民乐大师,下棋棚也成了方圆几十里之内有名的民乐之乡。

其所以会产生这样的结果,据当地老人说,这是由于“石人打石鼓”这一地脉走到了下棋棚,因此下棋棚的人,不论男女老少,不仅喜爱打锣鼓、吹唢呐,而且还有特别的天赋。如今,下棋棚组建有两个民间乐队,为方圆数十里内的红白喜事服务,不仅活跃和丰富了农村文化生活,而且很多人还凭此技艺发了家,致了富,这大概就是“石人打石鼓,金银二万五”的真正涵意吧!

(资料搜集:张绪清、黄继波、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李小蝶)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