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96】高坪镇“挖耳潭”的传说

高坪镇石垭子村一组和二组交界的金银山下有一条小河,它从东向西流到一个叫乌龟垉的地方就折转流向东北,这折转点就在如今的“318”国道石垭段公路桥下面。也许是转折引起的长期冲刷的缘故,就在这转折点处形成了一个面积约有十几平方米的洄水潭。这洄水潭靠近河岸悬崖,有半边伸到崖壁里面,站在岸上一看,其形状就像一只大大的耳朵。据当地人说:春夏雨季水深时,潭水可达7-8米,平时也有4-5米。由于水的流向在此骤转,致使潭水因冲击力在潭中洄漩,从而形成漩流。水性较差的人下潭游泳,往往感到有一股向下的拉力,加上潭水深绿,令人望而生畏。

这河岸边住着一户姓姚的人家,母子俩相依为命。儿子名叫福娃子,这孩子十分孝敬母亲,手脚勤快,每天清早就到河边割露水草喂养牛、羊。

有一天,福娃子又到河岸边去割草。他来到河边,隔老远就看见一蔸长得十分茂盛的青草,足足可以割一小捆,他高兴极了,就跑过去挥镰割起来。不曾想,刚刚割完只过了一小会儿,那蔸草又长得和原先一样茂盛。福娃子感到十分奇怪,就想弄个究竟。于是他把这蔸草连根拔起,竟发现下面有一颗算盘珠大小、肉红色的圆珠,它那晶莹剔透、闪烁着柔和红色光芒的样子实在太美了。他高兴极了,双手把这珠子捧起来,左看看、右瞧瞧,真是含在口里怕化了,拿在手上怕跑了。看了半天,然后才小心翼翼地放进衣服口袋里,还用一只手捂着,生怕它没了。回到家里,他想找一个最安全的地方把珠子藏起来,然而简陋的家里实在没有什么好地方,只好把珠子放在米缸里,并用米缸里不多的米把珠子掩盖起来。

第二天,福娃子的妈妈煮饭,去打米时,发现米缸里原本不足一升的米竟变成了满满一缸,她感到诧异,就问儿子是怎么一回事。儿子也大吃一惊,但马上想到可能是那颗珠子,就将昨天割草拾珠,将珠子放入米缸的事向妈妈说了,并从缸里将珠子拿了出来。他妈妈说:“难道是这颗珠子可以生出米来?”福娃子不知怎么回答,就说:“那我们试一试不就知道了。”于是他将珠子放入盐罐,盐罐里只有很少一点盐,但过了一会儿,就涨成了一满罐。这时,母子俩才相信,原来这小小的珠子竟有如此神奇的功能。

母子俩既高兴又担心,高兴的是从此不愁缺吃少穿了,担心的是天上掉馅饼的事不知究竟是福是祸。这事母子俩守口如瓶,对谁也未敢吱半声。然而,母子俩的脸色,一天天红润起来;家里日常所用的器具,也购置了不少新的;身上的衣服虽不光鲜,但也变得整整齐齐。母子俩吃穿用度的变化就被细心的邻人看出来了,他们留意了好长时间,又旁敲侧击询问母子二人,福娃子老实的妈妈经不住邻人的再三询问,只得将拾到宝珠的事说了。

这事一经传开可就不得了了,邻近的一个无赖知道了这事,就跑到福娃子家里去索宝。福娃子得到风声,唯恐宝珠被抢走,立即将其藏在贴身的衣服口袋里。那无赖来到福娃子家,声称他的一颗名为“物见长”的宝珠掉在河边的草丛里,被福娃子捡回了家,要马上还给他,否则就不客气了。福娃子母子坚决不认帐,无赖就蹿进屋里去搜。他翻箱倒柜把屋里翻了一个遍,什么也没有找到,就气冲冲地跑出来,福娃子怕他搜身,暗暗从衣服口袋里掏出珠子,一时又没有地方收藏,只好放进嘴里含着。那无赖有气无处出,跑到福娃子面前,举手就是两巴掌,福娃子被打得疼不过,情不得已张口叫起来,不想嘴一张那珠子竟一骨碌滑进了肚里。

过了一会儿,福娃子浑身变得赤红,话也说不出来了,身上似乎还冒出了腾腾的热气,显得十分痛苦,他滚倒在地,难受地翻滚着。又过了一会儿,其身躯渐渐变长,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他眼泪汪汪十分痛苦地看着母亲,就是说不出话来。忽然,他腾身跃起向河边奔去,还一边跑、一边扯掉身上的衣服,跑到那迴水潭边就飞身跳入潭中。他母亲急忙跟去,只见福娃子在大口大口地喝着潭水,一潭水足足喝了一半。忽然他的头上又长出了犄角,眼睛也变得像铜铃一般,下巴上还长出了长长的银须,接着身子变得更长,而且表面长满了鳞甲,整个形体俨然就是一条龙了。这龙形物抬头向着岸上的母亲连连点头,大滴大滴的泪水喷涌而出。母亲一见,撕心裂肺的连连呼喊着福娃子的名字,然而那龙形物再也不能变回人身了,他只能不停地抬头、低头,连连做着这一动作,似乎是在向岸上的母亲叩头一般,然后就极不情愿地钻入水底不见了。顿时,母亲绝望了,她泪如雨下,撕扯着自己的头发,从地上爬起来就要跳入潭中,幸好被赶来的邻人拉住。

从此她每天到潭边守望,哭喊着福娃的名字,希望奇迹出现,还回她的儿子。然而从春到秋、又从秋到春,她的头发变白了,背变驼了,腿变瘸了,奇迹始终未能出现。她在临终前,要求邻居们在她死后将她葬在这水潭岸边的山坡上,以便随时守望她的儿子。她死后眼睛始终未能闭上,人们知道,她是企盼着能看到心爱的儿子。从此人们就将这个水潭叫做“望儿潭”。

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许是人们音误,也许是人们不堪回首这个故事,也许是这个潭的形状如一只耳朵,就将其叫作了“挖耳潭”。上世纪六十年代后,这河水也不知什么原因就开始逐年减少,至八十年代已基本无水,挖耳潭也干涸了,但这潭所在之处仍然被当地人称为“挖耳潭”。(资料搜集:卢发国 黄继波 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黎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