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部扶贫协作】坚持党建引领 助推乡村振兴

——杭州市美丽乡村建设的建始路径探索

通讯员 何金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一篇大文章。坚持党建引领,是写好这篇“大文章”的关键。2018年11月18日至24日,我有幸作为建始县2018年优秀青年干部中的一员赴杭州市委党校参加了为期一周的学习培训。培训期间,通过听取专题讲座、实地考察和小组讨论等方式,有效提升了自身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特别是在现场教学中,通过实地参观学习当地美丽乡村建设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现结合参观的所见所闻,立足建始县实际,浅谈如何通过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

一、杭州市抓乡村振兴的主要做法及成效

近年来,杭州市桐庐县荻浦、环溪等村立足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彰显个性特色,在美丽乡村建设上取得了显著成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发展模式,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示范样板。

(一)高点定位,走品牌发展之路。荻浦村和环溪村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道路上,牢固树立全域发展“一盘棋”的建设新理念,高标准打造了以景区规划全村,以景点要求开发建设的发展之路,先后编制了村庄保护规划、旅游规划、总规和详规。两村依托各自优势,深度挖掘可塑亮点,打造出了“孝义荻浦”“清莲环溪”两大乡村品牌。荻浦村,极具创意的“牛栏咖啡”和“猪栏茶吧”、环溪村的“爱莲文化”等等均突出了特色,真正做到了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二)高标谋划,走特色发展之路。如何让美丽乡村贴上属于自己的标签,建立起自己的品牌?规划是关键。该县在乡村规划上,一是讲究前瞻性。全面把握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和规律,对全县美丽乡村建设这个大盘子进行综合考虑,高点定位,突出绿色、健康、和谐、美丽的发展理念,把乡村当景区建设,既要完善好总体规划又要做好专项规划,实现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二是突出个性化。各乡(镇)各村都有相异的发展实际、不同的地域特色、多样的民俗文化,对各村(社区)的规划就不能用一个方子、一种模式,不能千村一面。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做到一村一业、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三是注重科学性。尊重自然美,彰显现代美,坚持保护、治理和建设“三位一体”,实行分类指导,不一味搞大迁大建,特别是我们现存的土家吊脚楼、土墙房、石瓦屋等具有本地特色的资源,要尽可能地修缮保护,最大限度还原和保持乡村的风貌、环境和特色,少些“水泥味”,多些“泥土气”,把农村建得更像农村,促进自然环境与人文景观的和谐统一。

(三)高位推进,走质量发展之路。该县坚持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业,健全“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条,形成了以特色民宿、农家乐和手工艺品、特色农产品买卖为主的旅游业态,为当地老百姓致富和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了实实在在的实惠。同时,促进旅游业与本地文化、互联网等行业、产业深度融合。搭建“百姓文化舞台”,定期安排文艺汇演,把本地、本族文化植入美丽乡村建设,深入推进文旅融合。与此同时,把解决群众关心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着力完善基础设施。据了解,环溪村每一米游步道的造价达几千元,水、电、路等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这为美丽乡村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

(四)高效增收,走共同富裕之路。环溪村总户数600多户,总人口为2092人,大小企业50多家。全村经济总收入15591万元,其中农业收入209万元,主要经济作物为玉米、大豆、番薯;工业收入1412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为箱包、塑料制品等,农民人均纯收入15000多元,是名副其实的小康村。近年来,环溪村相继获得桐庐县先进基层党组织、浙江省种文化百村赛“群芳奖”、浙江省“千镇万村种文化”活动先进村、浙江省文化示范村、杭州市文化示范村、杭州市体育小康村、远程教育省市级双示范点、打造“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等荣誉。荻浦村共有16个村民小组,人口2335人,农户697户,2006年被评为省级历史文化村镇,2007年被列入第三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村集体可支配收入21.78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4000多元,来料加工业为本村一大特色经济,自80年代初始兴起,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现在全县享有一定知名度,目前共有经纪人20余人,从业人数近千人。规模以上企业2家。 先后荣获“全国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示范村”“省级档案示范村”“市小康体育特色村”“市级卫生村”“县最清洁村”“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景区(民俗文化旅游村)”“中国桐庐.荻浦国际休闲乡村示范点”等荣誉称号。

二、杭州市党建引领的主要经验与做法

杭州市基层党建工作按照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的目标要求,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不断擦亮杭州党建工作品牌,在浙江省乃至全国建立起了基层党建工作领先优势。

(一)用好大党建考核的“指挥棒”。杭州市坚持把落实党建责任作为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牛鼻子”来抓,创新实施大党建考核机制,建立了纪委、组织部、宣传部联动机制,把党风廉政建设、组织建设、意识形态建设一起抓,工作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一起考核,减轻各部门和基层工作压力。完善党委书记抓党建工作“联述联评联考”制度,实施党建和经济工作“双百分”考核,分层分类制定党建岗位履职说明书,细化党建考核要素,运用智慧党建平台加强过程管理,各地抓党建责任意识明显提升。

(二)用好双十条决定的“度量衡”。杭州市贯彻“整乡推进、整县提升”总体要求,全面实施基层党建三年工作计划。出台《中共杭州市委关于全面加强基层党建巩固基层政权的决定》,提出了务实管用的十个方面的措施政策,明确了五个“齐头并进”(即全县各领域、各区域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齐头并进,党建工作各项任务要求齐头并进,县乡村各层面党建工作齐头并进,党建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齐头并进)工作目标和措施,有效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整体水平提升。

(三)用好两新组织的“润滑剂”。杭州市推动“两新”等领域党建创新发展,聚焦新经济、新业态,坚持加强党的组织和党的工作两个全覆盖,“两新”领域党建工作稳步推进,互联网党建加快发展,特色小镇党建不断提升。杭州市万事利有限公司作为一家非公企业,党委秉持抓党建促发展理念,把骨干发展成党员、把党员发展成骨干,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G20杭州峰会期间,万事利负责筹备丝绸晚宴,为绘制大幅丝绸作品,万事利下属11个党支部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四处寻找优秀绣娘,全力为她们做好服务工作,几天几夜连续战斗,一副精美作品问世,绣娘的“匠人精神”感染了支部党员,也温润了企业文化,产生了强大合力。

三、杭州市通过党建引领助推乡村振兴的启示

实施乡村振兴关键要组织振兴,强化党管农村,扎实推进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突出政治功能,抓乡促村,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通过本次学习考察,获得了许多有益启示,我县乡村振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推进:

(一)把基层治理作为乡村振兴的合力。深化“整县推进”支部建设,优化村级组织设置,选优配强村支两委领导班子,持续开展“双强”书记培育,不断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强化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建统领,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加强群众自治组织建设,优化提升农村带头人队伍。推动“市民下乡”,引导有一定经济实力和职业技能、追求田园生活情趣的城镇居民下乡,到农村租赁空闲农房资源、土地资源等,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养老康老、民宿经济、创意农业,促进农村资源与城市消费、农民增收与市民体验相融合。推动“能人回乡”,让热爱家乡、有经济实力的乡村能人、社会名人、成功人士、外出务工人员回乡投资兴业,反哺家乡建设,建设美丽家乡。推动“企业兴乡”,整合城乡要素资源,吸引经济实力雄厚、致力于农村产业发展的工商企业投资农业,兴办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规模高效特色农产品生产、农产品精深加工和乡村休闲旅游等产业,实现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把脱贫攻坚作为乡村振兴的基础。严格落实中央、省、州脱贫攻坚举措,扎实做好“五个一批”及健康扶贫、金融扶贫、旅游扶贫、就业扶贫和电商扶贫等工作,确保各项惠民政策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坚守国家脱贫标准底线,补齐水、电、路、网等基础设施短板。推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农民建立广泛的利益联结机制,建强特色产业基地,实行产业化经营,积极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引导农业增产增收。对群众最关心、最需要的事项实行网格化管理,整合行政职能,优化公共服务,打造“一次办好”的综合服务平台,实现农民办事不出村。

(三)把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潜力。积极推进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工作,实施农作物轮作、季节轮作和土地休耕,推广种养结合、农牧配套、林下经济等农牧共赢的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推进农、工、旅、商融合发展。推进扶贫产业园、小微产业园或返乡创业园建设,以特色产业基地为依托,积极推进富硒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加大系列产品开发力度,着力培植壮大一批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推进农产品品牌化,加强农产品“三品一标”认证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打造一批“叫得响”的“金建始”品牌,“卖得火”的“金建始”产品,塑造绿色、有机、富硒公用品牌形象。

(四)把生态环保作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把优化生态环境、推进绿色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保护生态、修复生态、科学利用生态,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之路。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强力推进“四个三重大生态工程”。推进乡镇污水处理和城乡垃圾一体化治理全覆盖、农村生活污水联户或分户无害化处理;大力实施“厕所革命”,加大农村卫生厕所改造力度,探索交通主干线厕所商业运营模式,加大旅游景区、乡村旅游点、民宿等厕所提档升级力度,城乡新建商住小区、文化广场必须建设标准化公共厕所,因特殊情况不能建设的地方必须设置流动厕所;加快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和农村危房改造,改善农民住房条件;持续开展农村环境“十乱”综合治理和农村卫生整治、“庭院美化绿化”行动,让“脏乱差”变“绿富美”,实现农村人居环境大提升。

(五)把乡风文明作为乡村振兴的内涵。坚持试点先行,以点串线、以线带面,形成乡村振兴样板示范格局。深入推进乡风文明,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以狠刹“六风”为重点,将村规民约落到实处,着力破除歪风陋习,大力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良好风尚。积极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建始好人等评选活动,培育学习先进、崇尚模范、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弘扬传统文化,深入挖掘传统节庆、民间曲艺、农耕习俗、中医中药等民俗文化资源,加快发掘乡村竹编、手工布鞋、土家织锦、传统美食制作等特色手艺,推进传统手艺与民族文化创意融合。繁荣新时代乡村文化,运用现代化技术挖掘、保护、推介、传承“建始直立人”“黄四姐”“丝弦锣鼓”“五阳书院”“当代愚公”“百年义渡”等本土文化,讲好本土故事。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