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驻村帮扶,每挪动一步都是希望

——记驻三里乡洋湖沟村扶贫工作二三事

特约记者冯平 通讯员朱远平 崔应顶

因病返贫,成了脱贫路上最大的“拦路虎”。

不让“病根”变“穷根”,是我们尖刀班扶贫工作的终极目标。

发展陷困境 破浪往前行

“有了这副拐杖,走路做事就像个好人似的,中途体力不支时,还可以把它打开当凳子一样坐一坐、歇一歇,比以前杵的一根竹棍方便多了。”

“只要一看见这副拐杖,拿起这副拐杖,就想起了我们的帮扶干部,财政监督局的李局长,他经常带些东西来看望慰问我们,陪我们谈思想,聊政策,帮我们规划经济发展,嘱咐我们注意身体,要劳逸结合,他把我们当亲人看待,我们家里的事他都帮忙做,我就把他当成我的亲生儿子。”

这个把财政局干部当作“亲生儿子”对待的妇女,就是三里乡洋湖沟村15组的村民,名叫刘玉春。

据了解,刘玉春今年63岁,与正常人不同,刘玉春是一位先天性的双腿残疾病人。当时,她家境非常贫穷,与现年69岁的孙德兴结婚后,住的是土墙屋,即便通过自己和丈夫的辛苦劳动,生活困难的家庭环境变化也不大。

穷则思变,刘玉春同丈夫商量,丈夫学木匠靠手艺来改变家庭生活,通过丈夫给别人家修建木屋子、制作私人家具,自己靠喂养牲猪从事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逐渐改变了家里的贫穷状况。

房子由土墙屋变成了木瓦屋,随着儿子孙健的逐步长大,结婚生小孩后,家里的负担越来越大,在家庭收入不增加的情况下,出现了入不敷出现象,看见别人家里有的修了新的平屋,贫穷就导致了儿媳妇的不辞而别。由于儿媳妇的离家出走,2013年儿子孙健赌气,向亲戚借钱借材料购买钢筋水泥修起了占地120多平方米的二层大平房,花费了二十多万元,除自家的储蓄外,外债达到10多万元,由于儿媳妇的外出不归和家庭的债务缠身,孙健对生活也失去了的信心,全家生活陷入了极度的贫困。

帮扶真情献 “返贫”又脱贫

自国家的精准扶贫政策在洋湖沟村实施以来,驻村扶贫工作队通过家庭申请、群众评议等程序,刘玉春这家人就成了洋湖沟村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据了解,2016年县财政局结对帮扶洋湖沟村后,迅速实现机关干部下沉到基层,结对贫困户实行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与刘玉春家结对帮扶的财政干部名叫李向东,今年40岁刚出头,在基层财政所从事过农业税等税收征收管理工作、担任过会计、副所长等职务。

由于李向东政治觉悟高、工作责任心强、基层工作经验丰富、工作方法得当、工作效果明显,成为了现在的财政监督局局长并被县委任命为财政局党组成员,分管包括财政监督、资金统筹等方面的财政工作。

从结对帮扶刘玉春家以来,除了财政局组织的干部入户调查走访以外,李向东还经常利用公休假期,到户详细了解她家的生产生活情况,掌握了基本情况,通过慰问沟通交流等方式,帮忙制定家庭脱贫规划,帮忙申请办理残疾人等级证明,帮忙购买铝合金手仗凳,帮忙联系买主出售她家喂养的猪子、栽种的桔子等农特产品。

李向东还不定时电话咨询刘玉春在外打工的儿子孙健,并趁春节这一返乡团圆期间,抽春节假日到她家拜年并与儿子孙健面对面、心贴心的交流:“要树立起重新生活的勇气,不等不靠,鼓起勇气树起信心来,给别人打工挣不到多的钱,只有自己或同别人合伙创业才能多挣点钱,家庭的债务才能早点还清,有什么困难只管跟我说,我们来共同想办法度过难关。”

果不其然,刘玉春儿子孙健正月份出门就与别人合伙在武汉开了一家酸辣粉餐馆,自己一年的收入至少都在8万元以上,加上孙德兴做木工的收入、柑桔收入、用家里种的玉米、红苕来喂的牲猪、母猪下的猪仔变卖的钱于当年就全部还清了所欠债务,2016年当年就彻底摆脱贫了贫困,从建档贫困户当中出了列。

刘玉春说:“我们家是从贫困逐步过上了好日子后,又‘返贫了’的脱贫户,是财政局的真情帮扶,返贫后又脱贫的,我们就是享的共产党的福,享国家扶贫政策的福,享的财政局帮扶干部的福。”

脱贫的背后  脊梁挺起来

“从现在起,我们家这个用60多米长水泥栏杆围成的,有100多平米的院坝、有占地120多平方米,上下两层,白墙红砖青瓦的小洋房,都是我们家自己的私有财产了,不欠别人一分钱的账,住在里面像城里人一样,每间房间里面都装有衣柜、放置有席梦思床、设置有卫生间,55英寸的大屏幕彩电、全自动洗衣机、冰箱、饮用水热水器、洗澡用的电热水器等现代化的家具、电器一应俱全。”

“这都是这几年挣的钱添置起来的,这些加起来总共花费了35万多元。现在李向东和孙健都叫我们少种几亩田、少喂几头猪,多休息下,把身体保养好,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心。孙健还说挣些钱后准备回来创业致富,除了利用好自己家的土地外,还流转些抛荒的土地,种植些葡萄、柑桔等特色农产品,使脱贫的根基更扎实、致富的基础更稳健,还带动周边的农户持续巩固脱贫成效。”刘玉春激动地说个没完没了。

“同时,我们也积极参与到乡风文明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中来,用实际行动帮忙乡里乡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好事和实事,丈夫孙德兴经常帮邻里免费维修断了柄的锄头,免费维修断了腿的木头桌椅,免费做些村民手头上用的木器活儿。驻村干部帮我们百姓做好事、做实事,在我们乡村渐渐形成互相帮助的好乡风得以传承,来回报党和国家以及帮扶人对我们家的这些恩情。”

其实,李向东对待帮扶的贫困户都是这样说的和做的,把贫困户家里的事当作自己的事来做,想他们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

帮扶结大爱  实干动人心

据了解,李向东帮扶的还有汪启海一家。

汪启海的妻子何永香,今年54岁了,由于受贫穷的折磨急成了精神病,年年住院治疗,家里债台高筑,家里住的土石结构的房子无钱维修,成了既不避风又不遮雨的老旧危房。

李向东了解到情况后,帮忙他家申请现在住上了异地安置的新住房,由于入户电线杆距离新房的距离较远,加之新房周围的山田又是别人家的,李向东又通过走访,与邻居家沟通交流,凭私人感情协调了一根水泥电线杆子,给别人适当进行补偿后裁到了别人家的山田里,终于点亮他家的电灯。

记得汪启海的女儿有一次因病在县级医院住院,由于人生环境又不熟悉,李向东帮忙找熟人联系医生,帮忙办理入院出院手续,帮忙办理大病医疗救助,帮忙送她回家。

汪启海看见李局长就说,“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啊,通过财政局几年的驻村结对帮扶,我们现在有了安全的新住房,吃上了安全洁净的自来水,用上了稳定清洁的电源,吃穿都不愁了,妻子的精神病连续两年也没有再进过医院了,现有只是偶而吃些口服药进行康复治疗,一家人的生活过得如此和谐开心,全靠党的好领导、国家的好政策,真心实意帮扶我们的好干部’,这些都是我们人民群众一致的口碑。”

“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聚焦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和组织振兴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将脱贫攻坚工作同乡村振兴战略一起实施,让洋湖沟村变得更加美好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结对帮扶人员的责任还很重,一定按照县委政府和财政局党组的要求,与结对帮扶对象一起努力奋斗,战胜贫困。”李向东微笑地说道。

(实习编辑 蒋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