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改革系列举措密集推出 下一步重点完成六个“突出抓好”

题要: 近年来,国有企业改革取得不少进展,但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需正视不足。国企的竞争力、活力还有待增强,一些改革政策未能在基层企业有效落实,一些长期困扰国企的问题尚未彻底解决,下一步国企改革重点是完成六个“突出抓好”,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近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会议传递出多个重要改革信息。其中,“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等提法令人耳目一新,耐人寻味。下一步,国企改革部署将紧扣重点,务求实效。

在实践层面,新启动的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紧锣密鼓推进,新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试点有望尽快推出。种种信号显示,深化国企改革将重拳出击,有望取得突破性进展。

改革落地有声

有关专家分析认为,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进程中,国有企业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党中央对于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寄予厚望。当前,国际形势严峻复杂,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处于爬坡过坎阶段,央企、国企尤其要切实发挥顶梁柱、压舱石作用,争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在“坚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大逻辑下,改革是关键一招,尽快推动国企改革取得实质性成果,让微观市场主体充满生机和活力,事关改革成败,事关发展大计。对于深化国企改革,高层的决心极其坚定,下一步攻坚克难力度也会加大。

“新时代,不是缓改革,必须加快推进;不是小改革,必须全面深化;不是虚改革,必须啃硬骨头;不是假改革,必须落地有声。”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杨伟民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轮国企改革不断涉险滩、啃硬骨头。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尤需正视不足。在此次座谈会上,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发言材料指出,与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期望相比,与党的十九大对国有企业改革提出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国有企业应该担负起的使命责任相比,国有企业改革仍存在较大差距。

改革进入深水区,攻坚步入冲锋期。记者注意到,在今年8月份,国资委主任肖亚庆已强调,当前距离《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的“到2020年,在国有企业改革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成果”的目标要求,也只有两年多时间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硬的作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更加凸显其紧迫性和必要性。

抓好“六个突出”

“关于下一步国企改革工作,刘鹤副总理、王勇国务委员在前不久召开的全国国有企业改革座谈会上作出明确部署。”国资委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于日前对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表示,下一步国企改革重点是做好六个“突出抓好”。

一是突出抓好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建设。 有效划分企业各治理主体权责边界,充分发挥党委(党组)的领导作用,切实落实和维护董事会依法行使重大决策、选人用人、薪酬分配等权力。

二是突出抓好混合所有制改革。 积极探索集团层面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快下属子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

三是突出抓好市场化经营机制。 推行经理层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加快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快工资总额管理制度改革,统筹用好员工持股、上市公司持股计划、科技型企业股权分红等中长期激励措施。

四是突出抓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继续化解钢铁、煤炭、煤电等行业过剩产能,抓紧消化处理各类历史欠账和遗留问题。

五是突出抓好改革授权经营体制。 在组织架构、运营模式、经营机制方面加大改革力度,推动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取得实效。

六是突出抓好国有资产监管。 坚持生产力优先标准,加强对微观主体的服务工作,加快建立更加有效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注意到,上述部署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体现了搞好国有企业的本质要求,强调了企业的独立市场主体作用。六个“突出抓好”任务明确,要求具体,对于深化国企改革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混改”是国企改革的突破口,在部署探索推进不同层级混改、深化重点领域混改试点的同时,强调要切实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增强企业内部约束和激励,保护各类所有制产权合法权益,凸显“混了,更要改到位”的深层用意。

推进国企改革,就要正确处理“放活”与“管好”的关系。“抓好国有资产监管,提出要坚持生产力优先标准这一句,发人深省。”国企研究专家李锦认为,改革不仅要防止国有资产流失,更重要的是促进生产力发展,提出加强对微观主体的服务工作,说明政府是为企业改革“服务”的。

继续攻坚克难

当前,国有企业改革正处于“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的关键阶段,也是改革乘数效应最大的阶段,要把更多精力聚焦到重点难点问题上来,集中力量攻坚克难。

“近年来改革进展是明显的,成效是显著的。”彭华岗用多组数据予以说明。比如,关于公司制改制,去年以来,中央企业集团公司层面68家全民所有制企业全部完成改制,目前全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制面达到94%。在战略性重组方面,党的十八大以来,完成20组38家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中央企业已经由116家调整至96家。在“压减”工作方面,中央企业累计减少法人户数超过1万户,法人总数已由5万多户降至4万多户,力度之大前所未有,仅“压减”一项工作就减少了人工成本217亿元,减少了管理费用188亿元。

正是得益于改革乘数效应,两年来中央企业克服重重困难,经营业绩连续实现两位数增长,创出历史最高水平。同时,也必须看到,国企的竞争力、活力还有待增强,一些改革政策未能在基层企业有效落实,一些长期困扰国有企业的老大难问题尚未彻底解决。

今年8月份,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正式启动。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选取百余户中央企业子企业和百余户地方国有骨干企业,在2018年至2020年期间全面落实国有企业改革“1+N”政策要求,深入推进综合性改革,打造一批国企改革尖兵,充分发挥示范突破带动作用。

“近两个月时间,国企改革进展明显。”彭华岗透露,专题培训覆盖全部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和“双百企业”;“双百企业”迅速行动,坚持问题导向出实招出硬招;加强分类指导和推动落实,已在海康威视和烟台万华分别组织召开了科技型和工业类“双百企业”现场交流会,150多家“双百企业”实地考察这两家优秀企业,学习交流改革经验和有效做法。

据悉,国企改革“双百行动”,根本目的就是通过抓基层、抓典型、抓落实,把更多精力聚焦到解决重点难点实际问题上来。

对于外界关注的组建新一批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试点问题,彭华岗表示,前一段时间,国务院专门发了关于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的试点文件,我们按照要求正在积极研究下一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名单,在综合考虑的前提下,已经作了一个初步方案,现在正在履行审批程序,确定以后会尽快公布。(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 周 雷)

来源:中国经济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