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地名掌故29】话说白马田

白马田,是景阳镇龙潭槽村的一个居民点。这里是一个典型的山间槽地,槽地两边山麓是缓坡,被先民开垦成一块块不规则的梯田,中间地势平坦,肥沃的耕地平展展的。其地名之所以被叫做“白马田”,说起来,话可长着呢。

相传,很早以前,廪君溯清江沿岸而上,要到官店一带公干。因连日乘马,颇感疲惫,故在景阳革塘坝轿顶山下,换乘轿子。不想到官店后,公干结束就直接从官店至鹤峰,又从五峰回到了长阳,坐骑白马就被放置在景阳轿顶山下了。那白马见主人多日未至,即咬断缰绳,信步沿山麓遊去。

白马一路游去,自由自在,不知不觉,来到一个山垭口。它放眼一望,垭口前面是一个山间槽地,槽地西南边的山麓,有一处格外引人注目的地方。只见一蓬葱翠的青枝绿叶,似乎被吊挂在崖壁上。它望着那一蓬翠绿,禁不住食欲顿生。一阵小跑,就来到了那一蓬翠绿跟前,原来,这绿蓬是一些长长的藤蔓,从上面岩坎上吊下来形成的。有大叶葛藤、小叶红荆藤、尖叶青杆藤和一些不知名的藤蔓。

是时正值孟夏,藤蔓上刚刚长出不久的叶片,嫩得似乎要滴出水来。白马咧开大嘴,用长舌卷了一撮嫩叶嚼食起来。吃了一会儿,又用嘴将藤蔓向两边撩开,眼前竟出现一个溶洞口。白马也许是走累了,想找一个地方歇息,就毫不犹豫地钻进洞去。进洞后,那被撩开的藤蔓又恢复原状,像一挂绿色的门帘,将洞口遮得严严实实,人在外面乍一看,根本想不到里面还有一个溶洞。

白马进得洞去,由于光线太暗,开始什么也看不见,只觉得周围一片黑暗。过了好一会儿,视觉适应了洞中的光照条件,加上风吹藤蔓,时不时有几丝亮光投进,这才看清这个溶洞足有一间房大小。高高的穹形洞顶上,还吊着一些形态各异的石钟乳。洞底地面略向溶洞深处倾斜,表面是一层薄薄的泥、沙、砾石的混合物。它感觉到,砾石将其蹄掌硌得生疼。见洞内没有什么能吃能喝的东西,白马就准备退出洞来。

正当他转身要离去时,忽然隐约听见前面溶洞深处,发出淙淙的、好像水流的声音。此时,它正想喝水,于是就小心翼翼地向前走去。由于它的视觉已适应了洞中的光照条件,洞里的东西已基本能够看清。它看到,前面右边的洞壁半腰处,流下来一股泉水。泉水落到壁跟地面,还冲出了一个水坑。水坑不是很大,源源不断注入的水从坑内溢出,又顺着壁跟向前流去,在不远处即消落不见了。它走近水坑,一阵凉意扑面而来。望着水坑中不断翻起的水花,它伸舌头舔了舔,只觉得清冽甘甜,禁不住痛饮了一番。

由于这洞中有泉水,洞外山坡上满是青草,于是白马就住在了这溶洞里。渴了饮几口洞泉水,饥了就到洞外山坡上,随意采食青草和嫩树叶。

然而,春去秋来,一到冬天,万物凋零,草木枯萎,白马赖以为食的青草、嫩树叶即成稀罕之物。饿极了,只好啃食一些干枯的、难以下咽的衰草。幸好,洞前田地中,乡民种植的麦子、油菜,仍然凌寒生长,苗青叶绿。俗话说,“马通人性”,更何况此马乃廪君坐骑。它知道,这些庄稼是乡民面朝黄土背朝天,用汗水浇灌,用辛劳培植出来的,是农家来春赖以生存的希望,因此,从来不去采食。然而,几个月的冬天,怎能熬得过去?实在熬不住了,它只得在夜深人静时出洞,找生长得差的麦地或油菜地,吃一点麦苗或油菜苗。尽管这些麦苗和油菜苗鲜嫩可口,但它绝不贪吃,只要勉强止住饥饿即成。它想,这样也许带给乡民的损失会小一些。开始,因被吃掉的庄稼很少,乡民以为是山中野兔所为,尚不以为意。后来,被吃掉的多了,这才引起重视。被吃掉庄稼的农户,即相邀一道巡夜,这才发现,庄稼是被一匹白马所食。乡民本想将白马捉住,但白马还未等乡民靠近,即狂奔而去,人们还未看清其去向,它已钻进洞去。人们无可奈何,只好对被白马光顾过的麦子和油菜加强管理,增施肥料,培土壅蔸,希望来年开春后,能长出二茬苗,多少总要收一点。

奇怪的是,第二年开春后,凡是被白马采食过的麦子和油菜,都长得格外旺盛。原本一窝只有两三根麦苗的,竟分蘖出十多株;原本只是羸弱单株的油菜,竟变得粗壮,且生发出密密的分枝。夏收时,这些田块不仅未减产,反倒获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收成。人们惊喜之余,竟认为这白马定是一匹神马,不然,怎么它采食过的庄稼会长得格外好呢。殊不知,这是由于白马将麦子和油菜的实生苗主茎采食后,抑制了它们顶端的生长优势,关键是农民及时培了土,追了肥,为促使其侧生生长提供了营养保障。因此,第二年入春后,随着温度和湿度的升高,就会表现出分蘖旺盛、生长茂盛的旺象。

从此以后,每年冬天,乡民不仅再也不去巡夜看守庄稼,还巴望着白马能光顾他们的田块。后来,由于人们没有任何为难白马的举动,白马看见乡民不仅不跑开,还甩甩尾巴,喷喷响鼻,向人们表示亲热。人们也知道了白马的住处,有人还走近洞口,拨开藤蔓,想看一看洞里的究竟。但由于里面暗暗的,也就不敢贸然进去。因此,始终无人进洞一探。

如是,白马和乡民就如同乡邻一般,过了一年又一年,送走一春又一春。

古语云:“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俗话也说“天有不测风云”。有一年,清江南岸发生了特大旱灾。七七四十九天,滴雨未下,而且是秋旱连伏旱,致使草木一片枯黄,庄稼尽皆干死。人畜用水困难。人们眼看着白花花的太阳像火一样炙烤着大地,苦不堪言。

谚云:“伏旱绝收,秋旱断粮。”这是因为三伏天正是玉米、水稻等秋季农作物抽穗扬花之时,此时缺水,作物的生殖生长无法继续,玉米天花(即雄穗)、包谷托(即雌穗)均无法抽出,水稻稻穗抽不出来,被卡在剑叶叶鞘之内,犹如人被卡住脖子,无法呼吸一般,因此,人们称伏旱为“卡脖子旱”。庄稼遭受伏旱,当然会颗粒无收。秋干,则不仅影响秋收作物的灌浆饱米和后熟作用,而且严重阻滞秋播。这时由于土壤缺水,加上此时气温高,必然导致播种后高温炕籽,种籽不能发芽,致使秋播无法按节令适时完成。因此,遇上伏旱连秋旱,那就是种田人最大的灾难,一年的辛苦,也就只能换得几捆秸秆。

然而,白马所在的这个山间槽地,这一年不仅未遭大灾,而且还获得了丰收。事情原来是这样的。

旱灾发生后,随着旱情的加重,白马见山坡上的草木、地里的庄稼逐渐枯萎,眼看就要被干死,它已有好几天没能找到可吃的青草了,饥饿时,只好去喝些洞泉水。这一天,它实在饿极了,又去喝水充饥。饮水时,它望着白白流到地下消失的泉水,忽然有了主意。它立即跑到洞口,撩开藤蔓,长声嘶鸣起来。乡民听见这白马从未有过的如此长嘶,以为白马遇到了什么危险,立即相邀向白马所住的岩洞处赶去。远远看见白马独自站在洞口,应该未遇侵袭;又以为白马受病了。白马看见乡民赶来,连连甩着尾巴,喷着响鼻。乡民走近白马,摸摸马头,探探体温,一切正常,这才放下心来。这时,白马忽然用嘴咬住身旁一个乡民的衣角,使劲地往洞里拽去,那人想挣脱开来,就是挣脱不开。众人怕有什么不测发生,当即推选了几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跟去,其余的人就候在洞口。为使洞里亮堂一些,有人就将遮住洞口的藤蔓拨向两边。那几个人跟着白马进到洞中,又被白马引到泉水处,白马这才松开那人被咬住的衣角,又把头靠近水潭,喷了几个响鼻,似乎是要告诉人们,这里有流不尽的山泉,用不完的水。直到这时,人们才恍然大悟,明白白马拉拽乡民进洞的意图。

乡民们看见这洞里竟有这样一股泉水,高兴极了,有人还忘情地抱住马头,将脸腮贴在马脸上。然后,他们才兴高采烈跑出洞,向乡亲们相告洞中有泉的喜讯。当天,乡民就迫不及待地挑水桶的挑水桶,端盆子的端盆子,提罐子的提罐子,男女老少一起上阵,昼夜不歇,取洞中泉水,浇灌庄稼。大家此时也不分彼此,相帮相助,你帮我挑水,我帮你浇苗,很快就将萎蔫的庄稼全部浇灌了一次,萎蔫的鲜活了,凋零的复苏了。

其后,尽管一个多月未下雨,但乡民只要发现庄稼出现萎蔫的征兆,立即又进洞取水,进行浇灌。因此,这里的庄稼不仅未被卡住脖子、受到旱灾的危害,而且还得到了丰收。

收获时,乡民看到玉米杆上长长的、圆鼓鼓的玉米棒子向外横端着,欣喜之余,都禁不住要向白马所住的洞口望上几眼,希望能看到帮助他们抗旱夺丰收的白马。很多人家还挑选出水分多、味道甜的嫩包谷,脱粒后,将包谷籽(即玉米粒)用撮箕盛好,送到白马所住的洞口,好让白马尝鲜。

由于这溶洞是白马的栖身之处,人们就称该洞为“白马洞”;而槽中的耕地,大旱之年能获得丰收,槽中的乡民大灾之年,依然能吃饱肚子,这都是全仗白马所赐,乡民感念白马之情,为使子子孙孙永远不忘白马的大恩,就将这个地方命名为“白马田”。

“山中无甲子”,又不知过了多少年,人们发现白马不见了。为弄清白马究竟在不在洞中,有人就进洞探视。进洞查看后,才知道白马的确不见了。乡民惆怅之余,只能默默地祝福白马。

白马虽然走了,但白马救民抗旱灾的传说,却一代代在此地流传下来。如今,白马洞口的藤蔓还是那样的葱郁;白马田的耕地变得更加肥沃;“白马田”这地名,也一直未变,沿用至今。后来,人们又将洞里的水引出来,在洞前修筑了一个占地约三亩的堰塘,蓄水灌溉,从此这里再也不怕受旱了。这里的老辈人流传下来的一首自编自唱的“五句子歌”(土家民歌),至今还在这里传唱。其歌词是这样的:

景阳有个(嗨)白马田,白马救民(嗨)度灾年,

洞泉浇得(嗨)庄稼旺 , 喜看(嗨)大旱变丰年,

白马的故事(嗨)留人间。

(资料搜集:马友高、黄继波、张绍国   故事撰写:戴凤庭)(编辑樊淑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