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建始县城名“业州”,但县城拥有此名不过短短30余年,历史上拥有业州名称的却是今三里乡西南槐坦村州基山下棉花坝。
建始县建县已有1750余年历史,据《三国志·吴书三》(卷四十八)记载:三国吴景帝孙休永安“三年(260)春三月,以会稽南部为建安郡,分宜都置建平郡”。三国时,建始地处川鄂咽喉要地,是蜀汉与东吴争夺的势力范围。赤壁之战后,东吴孙权将荆州借于刘备,建始为蜀汉统领,属巫县管辖。荆州之战,关羽败走麦城,蜀汉刘备退保白帝城,蜀国丧失了荆州领地,建始又变成了东吴辖区。为加强统治,吴景帝孙秀永安三年,在清江中上游地区,原属巫县、秭归所辖的地区设置了建平郡,治所在巫县,建平郡下设建始县等县。建始县治所就设在棉花坝。
棉花坝据今县城所在地三十华里。该地四周为连绵起伏的群山,群山之中是一个约1平方千米的平坝,这就是最早建始县治所所在地。建始古城背靠后湾大山,面临马子峡,坝中有两条古道经过。在建始古交通体系中,一条盐大路自玉峰口,经槐子坦,到棉花坝,过河水坪,上高店子,经由石门河到巴东,再由水路到夔州(奉节);另一条西北大道从玉峰口,到槐子坦,经棉花坝,到中坦坪,经由茅田到奉节,这两条古道被称为盐道、茶马道、棉花道,均经过棉花坝。棉花坝地势平坦,既是县治所,又设有驿站,还是棉花的集散地;而平坝上空晴天丽日常常白云缭绕,朵朵白云似朵朵轻盈的棉花,过往士子遂给此地取了一个极形象、极诗意的地名——棉花坝。
站在坝中看山,东有蛤蟆山,西有乌龟山;坝中又有人行大道。县城选址于此,就因此地是风水宝地。为保县境平安,千秋永存,在蛤蟆山上修建了“镇风水塔”,在乌龟山上栽植了大柏树。建县200余年后的北周建德三年(547),棉花坝同时设立业州、军屯郡、建始县三级政权机构;业州属益州总管府管辖;业州下辖一郡,即军屯郡;军屯郡仅辖一县,即建始县。三级政区同地,三级治所同城,延续了31年。一时之间,州基山下棉花坝好不热闹、繁华,“业州”之名在历史上首次出现。
隋大业元年(605),废除业州,建始县隶属清江郡;唐武德元年(618,即隋大业十四年),又恢复了业州,以业州统辖建始县;唐贞观八年(634),业州又一次被撤销,建始县属黔中道施州管辖。自此,“业州”这个名称成为了历史。
棉花坝地处低洼盆地,雨季,四周的山水汇入坝中小溪,河水猛涨,河水泛滥,冲毁田地、房屋,给政府、居民造成严重的灾难。北宋初年,建始县城迁址,迁于烟墩山下今县城所在地。随着历史的尘埃,棉花坝昔日的繁华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只有东面蛤蟆山上“镇风水塔”依稀可见的痕迹,西面乌龟山上象征“千秋永存”的两棵古柏(20世纪70年代被伐),此地出土的汉魏晋时期的“铜镜”、铜矛,不时还有人行走的古大道向后人默默地展示着棉花坝历史的烟云。
“业州”作为行政区域名称虽然已经成为了历史,但并没有从人们的生活中彻底退出。历史的车轮前行到了清道光年间,自湖北钟祥到建始任训导的举人周鹍化作了《业州竹枝词》五首,第一首为“三里板桥七里坪,烟墩山下业州城。居人爱饮茨河水,只有西门水独清”,这首诗在文人雅士、戍卒贩夫、市井街巷中广为传开。诗中提到的烟墩山在县城东北面,人们据此诗便误认为烟墩山下的建始城就是古业州了。
今日的县城,原无专名,自北宋初迁址于此,直到1940年,一直就称为县城;1941年至1949年改称为中山乡,1949年11月至1984年被称为城关镇。1984年,行政区划改革,正因为周鹍化“烟墩山下业州城”的诗句颇受人们的欢迎与认可,县城遂被定名为“业州镇”。而今,业州镇不仅仅是指县城,还包括原先的苗坪区,是全县人口最多的大镇。
(资料来源:余耀先《建始地名趣谈》手稿 撰写:邱晓平)(编辑樊淑贞)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