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村里探路者 不破楼兰誓不还

—— 记驻三里乡大牌村扶贫工作队二三事

特约记者冯平 通讯员崔应顶

这里,有一首歌谣,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

这里,有大牌人奋斗的哲学,有大牌人勤劳的足迹。

这里,有被困窘环境逼迫下,进驻该村扶贫,连觉都睡不着,努力为村民探寻脱贫致富的人。

这里,扶贫工作很有意义,能带来触摸得到的变化。

他就是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驻三里乡大牌村扶贫工作队队员徐维。

深入基层探路者 携手开拓扶贫村

徐维说,今年,他有幸成为公司第三批驻村扶贫队员,亲身经历脱贫攻坚这场历史性的伟大战役。

大牌村位于恩施州建始县三里乡西北部,四面环山,中间低洼,全村境内平均海拔800米。自2015年起,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响应中央扶贫精神,履行央企社会责任,扎实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定点驻村帮扶国家重点贫困村大牌村脱贫致富。大牌村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6户,贫困人口460人;目前已成功脱贫68户,255人;现有贫困户68户,贫困人口205人。

据了解,今年初,因工作需要,党组织选派华电湖北公司到大牌村进行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助力脱贫攻坚战。转眼间,几个多月的驻村扶贫工作干下来,感触颇深,受益匪浅。一整天的“走村入户两万步”,夜晚多少会有些疲倦,此刻“享受”着窗外田间“青蛙合奏团”演奏交响乐的尖刀班成员,心里渗透了关于参加精准扶贫工作的许多感悟。

徐维说,小时候,就喜欢农村,那时候父母工作忙,把他交由农村老家的奶奶抚养长大。幼小的他跟着奶奶在田间畈野劳作时的懵懵懂懂,还有和小伙伴们四处嬉戏耍宝的天真快乐,汇聚成为他最珍贵的童年时光。因不愿回城而满村躲藏使得来接他的父亲哭笑不得的场景,至今仍常被长辈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

今年1月2日,带着组织和各级领导的重托,带着家里人“一切放心”的支持,徐维踏上新的工作岗位,又一次住进农村,成为了华电湖北发电有限公司驻建始县三里乡大牌村扶贫工作队中的一员。几个多月的驻村扶贫工作,通过走村路、访村户、同吃同住同劳动,他更多地体验到农村工作的艰辛与不易,更深地了解到当前山区农村的发展与现状,也更强烈地感受到参与精准扶贫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与责任感。

扶贫路上获与得  坚守前行有担当

据悉,2017年12月31日,是江陵公司顺利完成#1机组“168试运”这一历史性节点的日子。一天之后,和所有江电人一样还沉浸在“168”成功后喜悦和自豪之中的徐维,怀揣着江陵公司党委“端正态度,真抓实干,加强学习,树立形象”的叮嘱,抱着决不负组织重托的信心,驻进了大牌村,斗志昂扬的开始了他驻村扶贫之旅。

理想总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驻村扶贫的酸甜苦辣,也只有真正驻村尖刀班才能体会得到。说实话,尽管自认为做好了充分的心理准备,但驻村开始的前半个月,徐维的内心是有些崩溃的。工作上,适逢国务院“扶贫国考”检查以及岁末年初“总结计划月”,大量专业性较强的文字材料让初识扶贫工作的他顿时显得捉襟见肘、力不从心;生活上,恰遇大雪极寒极冻天气,生活水管的结冻导致二十余天用水困难、更谈不上洗漱方便,耳朵和脚趾的冻伤每晚奇痒难忍,同时伴随而至的还有山里深冬夜晚的寒冷、孤独以及对家人的思念…

“小徐啊,这村里条件是艰苦了些,难为你们啦。不过你还不错咧,听说村来的许多干部前三个月都不怎么讲话的哦。”大牌村支部书记姜卫东对他的一席善意“调侃”点醒了我。是啊,我们驻村尖刀班来到这里,不就为了帮助这里发展、帮助这里逐渐走出贫穷吗?村里条件本就穷苦,组织选派我们来驻村是让驻村尖刀班来打扶贫仗,不是来睡温暖炕的。

一念即安。渐渐地,从“八个到村到户”具体要求到“五个一批”系统措施,从基础设施的完善到扶贫政策的落地,从到户增收的帮扶到产业扶贫的支持,从那个“戴眼镜儿”的年轻干部到现在“狗懒得理”的华电小徐,适应了驻村工作,完成了角色转变,懂得了“要把农村工作做深入,就得鞋上沾点土”,也明悟到作为党员干部“要有格局”的重要性。

孔子在两千年前说过:“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意思是不担心分的少,而是担心分配得不均匀,不担心人民生活贫穷,而担心生活不安定。“所得不均”也是当前农村工作中最容易诱发的群众问题导火索。记得驻村尖刀班初来扶贫时,都怀着满腔热血,看到贫穷和困难就想不顾一切去帮,现在回想,这种简单而自然的初衷虽然是好的,但对于当前新形势下的精准扶贫工作,这样直接给钱给物的帮扶是错误的,是没有格局的。今天看见贫困户张三家有困难,你给他几百块救济,可能明天李四王五赵六就都会找上门来闹:“我们都有困难,都需要救济,你们工作队不能只关心张三,我们都是贫困户…”。

驻村尖刀班理解的格局,就是要清楚自己在什么位置、在做什么事情,并且明白自己应该怎样合理的去做。就驻村工作而言,现在国家扶贫政策之好、大局考虑之全前所未有,我们是华电湖北公司驻村工作队队员,代表公司党组织来到大牌村进行精准扶贫工作,要做的,不是挥洒自己的善心好意进行个别资助,而是要和队友们一道在“六个精准”的基础上做精做实“五个一批”,在保证国家扶贫政策和公司帮扶项目落实落地的同时做好“扶智与扶志”工作,从而确保大牌村“九有”标准和所有贫困户“一有两不愁三保障”,这才是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工作的核心。

为民帮扶真与实  不获全胜不收兵

党中央要求驻村工作队“看真贫,扶真贫,真扶贫”。通过全覆盖式入户走访,驻村尖刀班感受到了村里乡亲们的善良和淳朴,也看到了真实的贫穷和潦倒。大牌村贫困发生率达到51%,是国家重点贫困村。受地域条件因素影响,曾经的大牌村道路安全、饮水安全、人居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较为薄弱,通过公司三年来的尽心帮扶,这些基础设施薄弱环节已经基本解决,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都得到了大幅提升。

但村里仍有少部分贫困户因身体或其他原因,自我发展意识不强、脱贫意识淡薄,多为懒惰、懒散、不会划算、没有目标,今天黑了就黑了,明天亮了就亮了,晴天帮别人做农活蹭口饭吃,雨天就圈在家中睡大觉,这类贫困户指望的是国家低保政策,靠的是左右邻居的施舍,没有自我发展意识,“等、靠、要”思想严重,没有脱贫致富的愿望。例如村里八组低保贫困户张某文,享受着国家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住进了新房子,但仍终日卧床酗酒,既不搞生产也不想劳作,床头摆满“三件套”:旱烟丝、苞谷酒、白糖水,靠着政府每月200多元低保补助勉强度日。对此,作为扶贫工作队,如何才能真正打赢这场脱贫攻坚战呢?

曾经在群众眼里,我们驻村工作队队员是群很难理解的人。听说村里来了几个“外地人”,专门搞扶贫的驻村干部,今天研究搞这个项目,明天研究搞那个产业,说要把村里建设更漂亮、把大伙带得更富裕。开始大家都很怀疑这帮人,只知道他们是上面派来的,他们到底干嘛的,他们干嘛要帮我们,他们干嘛住在村里不走。慢慢地,村民相信了,这群扶贫干部是群好人,他们不仅帮助村里“修水治电修公路”,还能帮助大伙“送医取钱送快递”,他们做了很多实事,是来帮我们的,他们可以信赖。

“以诚感人者,人亦诚而应”。我们驻村尖刀班从小就学习能量守恒定律,懂得“能量既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只能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同样,农村也存在着一种守恒,叫做感情守恒定律。就是说你对群众付出多少感情,群众就会对你回报多少感情。行胜于言,这就是要我们扶贫工作队保持长久的恒心和毅力,始终深入群众、下沉工作作风,扛起担子、放下架子、找对路子。经过驻村尖刀班两批成员不断的细心引导、不断的用心帮助,张某文已经不再酗酒,并且逐步开始尝试着种白菜、编扫帚,虽然离勤劳苦干还有很大差距,但就这一点小小的进步,已经让我们驻村尖刀班看到了脱贫摘帽的希望,更坚定了我们继续真心实干的信心。人心都是肉长的,针对重点贫困户,我们只有用真心换真情,用实在换实效,用一件件“小而暖”的实事,去引导他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向往,去解决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具体困难,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才能逐步牵着他们走出内心的贫困和潦倒。

今年以来,我们驻村尖刀班习惯了“白天走访谈,夜晚读写想”,洁净自然的村道、肥沃无染的菜地、晚归悠远的牛铃、宁静璀璨的星空、还有偶尔喧闹的狗吠,让人在静谧中深思,在历练中成长。

今年以来,我们驻村尖刀班晒得更黑了,皮肤更加粗糙了,但脾气变得温和些许了。我们去掉了许多傲气和娇气,变得更加土气,但是接了地气,足了底气,我们驻村尖刀班的内心拥有了更多的正能量。

今年以来,驻村尖刀班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我们其实有多么的幸福,在帮扶过程中我们领悟到其实自己也受到了帮助,因为帮扶让我们懂得了知足,懂得了感恩,浮躁的心因为懂得而沉淀。农村工作是最好的教材,只有亲身经历了,才会活出更加干净明媚的人生。

时光飞奔不止,暑去秋来,我们驻村尖刀班感谢各级领导的爱护和信任以及家人的理解和支持;战斗还未停歇,胜利就在眼前,我们很佩服像该村村民付成轩那样身残志坚、不甘于贫困的人。这些都是我们驻村尖刀班工作的不竭动力,也是我们信心坚定的源泉。随着大牌村脱贫摘帽目标日益临近,我们驻村尖刀班将继续真抓实干,攻坚克难,以崇高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扎扎实实开展帮扶工作,切实帮助大牌村实现有效脱贫,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绩展现湖北华电青年干部的社会责任与担当,坚决打赢大牌村脱贫攻坚战。不破楼兰誓不还!

(实习编辑 蒋含)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