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武汉游客王阿姨【图】

建始网讯(通讯员向星星)七月的花坪镇小西湖,气候宜人,正是避暑纳凉的好季节,成千上万的游客从全国各地纷至沓来,一时间整个小西湖4A级景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今年7月18日这天,花坪镇小西湖村支部书记向开宏向往常一样,在村委会正在给在该村检查工作的该镇李太彬镇长汇报工作,一位操着汉腔的女游客及丈夫来到向开宏书记办公室,真诚的将手中的一面绣有“造福当地百姓,心系外地游客”的锦旗送给他,为他多年来对游客的关注关怀点赞,惊喜之中的向书记亲切的尊称她为王阿姨。

王阿姨是来自武汉市硚口区的避暑游客,也是最早来花坪避暑的第一波游客,年年都来,一来就是12年,每年最早到达花坪的游客是她们,返程最晚的还是她们。

有朋自远方来,真心真意谋发展

2007年6月,王阿姨一行14人,随朋友从武汉出发,来到好友在建始县花坪镇三岔槽村朝阳坪的猕猴桃基地游玩,这是王阿姨第一次来花坪。

在花坪居住期间,王阿姨和同伴喜欢到处走走逛逛,王阿姨说,当时看到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当地的老百姓整日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在地里忙活着,经济收入比较单一,住房条件普遍不太好,基础设施落后,在她的眼里这是个贫困山区。一天,王阿姨到小西湖村2组闲逛,那是位于花坪集镇附近的一个小丘陵,是花坪集镇的一座后花园,当地人称那个地方叫五斗车,家住五斗车年逾古稀的田母热情好客,见王阿姨不是本地人,招呼她到家歇息喝茶,聊着聊着大家就熟识起来了,后来王阿姨又去过几次五斗车,照例在田母家歇脚喝茶,田母干活,她就跟着一路看“稀奇”,交谈中王阿姨向我们描述了当时田母洗衣服的情景,“老太太背着一满背篓要洗的衣服,沿着泥巴小路,步履蹒跚的来到一口水井旁,水井不大,就是挖的一个小水坑,她将背篓里的衣服倒在地上,随手拿起一件衣服,匍匐着身子将水坑里的水吃力的浇到衣服上,紧接着用她带的洗服棒吃力的在衣服上捶打,捶出的脏水四处飞溅又流进了水坑,看她洗衣服的样子真的好可怜,我很想去帮她,但我用不来那个木棒棒,坑里的水位太低我也够不到,一坑脏水就这样反复洗了一背篓衣服,洗后的衣服往回背,让老太太更费劲,条件真的很差。”“她去田里背猪草,我也跟着去了,满满的一背篓,很重,我想帮忙背,可我又背不动。”王阿姨的话语里尽是对老太太的怜惜。20天后,王阿姨一行14人全部启程返回武汉。山区的贫穷落后触动了这位一辈子生活在优越环境中的城市人,善良的心就是黄金,王阿姨人离开了花坪,心却在牵挂着花坪的发展。

王阿姨生于1946年,今年72岁高龄。她和老伴曾在武汉的一家央企工作。那次回汉后,王阿姨和老伴一直在为花坪如何致富发展动心思,通过在花坪的短暂生活,王阿姨和老伴一致认为花坪山清水秀,空气清新,尤其是花坪的夏天气候宜人,加上当地人热情好客,勤劳善良,民风淳朴,他们觉得花坪可以发展避暑休闲旅游业。可当时花坪没有人兴办农家乐,怎么办?坐而言,不如起而行。第二年夏天,王阿姨夫妇再一次来到了花坪,他们再一次去了五斗车,正好五斗车的村民粟克清家正在建新房,这一次王阿姨天天到他家喝茶拉家常,与其说是去拉家常,不如说是去当说客,王阿姨建议粟克清按照农家乐的标准修建新房,在当时农家乐对当地人来说还是个新鲜事物,再者这也不在粟克清的规划内,他自然不同意。王阿姨没有放弃,她依然天天去粟克清家喝茶拉家常,给他们“洗脑”讲发展,并承诺游客的来源包在她身上,恰好那时粟克清的儿子在从事装修工作。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王阿姨一个月的思想工作,粟克清终于松了口,说试一试,并将已修建好的毛坯房改建成每间房屋都带卫生间的标准住客房。就这样王阿姨的第一战成功告捷。2009的夏天来临,粟克清的农家乐张灯结彩,他巴望着王阿姨等游客的到来,巴望着他的第一波客人的到来。

言必信,行必果。王阿姨果然如期的将一大班游客20多人带到了粟克清的农家乐,这一波客人将他所有的客房都住满了,当年给粟克清带来经济收入一万多元。在粟克清家避暑的王阿姨也没闲着,在茶余饭后,她又去动员周边其他的村民办农家乐。村民们看着粟克清个把月就有大把票子进账,也有点“眼红”了,这一次,小西湖村动心办农家乐的村民多起来了。加上当地政府结合环境气候优势,在该镇鼓励发展旅游产业,短短几年,花坪镇的避暑山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避暑旅游业发展气势如虹,截至2018年上半年,花坪镇新建避暑山庄300多家,每年接待避暑游客3万多人,旅游经济收入过5000万元。从2007年到现在,整整12年,这12年来,王阿姨每年夏天都会来花坪避暑,从未中断过,不仅如此,每年她都会为花坪带来很多游客。交谈中王阿姨连连感慨“花坪近几年的发展真的是太快了,这是我没想到的!”。花坪的避暑旅游业的发展,王阿姨等人功不可没。

天生一副热心肠,义务当起调解员

王阿姨天生一副热心肠,在花坪避暑期间,她自愿当起了调解员,化解各方面的矛盾纠纷。一次花坪派出所门口聚了十几个游客,他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嚷着要找派出所所长,住在派出所旁边避暑山庄的王阿姨闻讯赶来,询问怎么回事,原来他们也是武汉的游客,由于他们所住的地方在公路边,车辆噪音大,引起了他们的不满,他们来到派出所投诉。弄清了原因,王阿姨开始安抚他们的情绪,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给他们做工作,王阿姨说,花坪正处于发展中,难免有些方面做得不够好,但是政府正在努力完善,希望大家要多理解,多包涵。王阿姨三言两语就将游客劝走了,事后,王阿姨找到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将游客的诉求反映,要求予与解决,在王阿姨的调解下,这场矛盾得到了成功的化解。

王阿姨不仅仅主动调解游客的矛盾,她还主动当起了村民的调解员。

家住小西湖村二组五斗车的田某,今年70多岁,是一名老退伍军人,在别人眼里,他性格倔强,脾气古怪,和自己的儿子之间也因家庭琐事产生隔阂,在周边的名声也不太好,常年一个人在家,没有人愿意和他来往。随着花坪旅游产业的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五斗车的公路拓宽升级,以满足旅游发展需求。在征地过程中,涉及到了他的承包地,无论谁去,无论怎么给他做工作,他就是不让征地修路,每次征地的时候,他就睡在马路上大闹以示反抗,从此还成了“上访专业户”。在花坪避暑的王阿姨听说这件事后,她又开始成了五斗车的常客了,每天下午吃过饭后,王阿姨就去田某家坐坐,和他拉家常,时间一长,王阿姨就和他聊到了征地修路的事,并耐心做他的思想工作。王阿姨告诉我们,今年她最开心的事就是田某终于松口说让地修路了,两年的思想工作终于有了成效。王阿姨说“别人都说他不好,但是我不歧视他,我是用真诚在和他相处,友谊是两颗心真诚相待,而不是一颗心对另一颗的敲打,田某其实为人不坏,每天有部分游客从小西湖广场到五斗车去散步,要穿过一片树林的小路,为了方便游客行走,他每天早上5点起床清除路边上的杂草丛生,在行人多的小路上铺石板,招呼游客免费摘自家菜园里种的菜,现在我们经常叫上一起的伙伴去他家开音乐会,他也很热情,瓜果葵花茶水,服务的很周到”。与此同时,王阿姨也与镇政府有关领导沟通,反映田某的有关诉求,积极化解田某与有关部门的矛盾。王阿姨这位义务调解员,让一位“上访专业户”也加入到了为花坪谋发展的洪流之中。

自愿帮扶贫困户 爱如春风传真情

充满爱心的王阿姨走到哪里,哪里就洋溢着爱的温暖。在花坪镇大石板村四组,王阿姨直接帮扶贫困户张九东父子长达5年时间。张九东为人忠厚老实且体柔多病,五十多岁了才娶到一个身患残疾的媳妇,媳妇生下儿子不久就病逝了,家境十分贫寒。在花坪避暑的王阿姨得知这一情况后,和老伴包车到他家,给他小孩送书包、慰问金,还送去米、油和基本的生活用品。王阿姨说,当时他家的居住环境现在还历历在目,几间很破旧的木房子,室内也没有什么值钱的家具,家里的猪、羊和人住一起,居住环境十分恶劣。“五十多岁的张九东面容清瘦,神情忧郁,衣着褴褛,看着就像七十多岁的老头子,看着让人揪心”王阿姨说。精准扶贫政策实施后,张九东父子享受了低保政策,政府也为他们建起了新房子。每年避暑期间,王阿姨都会和老伴包车给张九东父子送些东西去。王阿姨说,现在去看着他们父子住着新房子,家里也收拾的干净些了,很高兴。张九东的儿子在花坪镇大石板小学读书,每年趁着还没放暑假的时候,王阿姨会到学校看孩子,关心他的学习生活情况,并给他一些零花钱。爱是美德的种子,王阿姨的爱,深深的滋养着这个十岁的孩子,他在学校尊师爱幼,谦虚礼貌、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

不忘初心跟党走 成立流动党小组

王阿姨是一名老职工,虽然现在工作上已经退休多年,但她在思想上政治上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始终不忘初心跟党走,每月都会积极列席参加小西湖村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在花坪避暑期间,流动党员组织成立了外来流动党小组,目前外来流动党小组的游客党员有二十多人。人在花坪时,他们每月都会积极参加在小西湖村召开的支部主题党日活动,并在会上就花坪镇的发展建言献策。“花坪是我们第二故乡,我也是花坪人,来这个地方12年,我对这块热土有深厚的感情。”王阿姨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上。花坪的57个村(社区),王阿姨可以一口气很流利的说出好些村的名字来。

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王阿姨心地善良、乐善好施,她的这些美好品质感染着感动着身边的每个人。在花坪,只要是认识她的人,都亲切的尊称她为王阿姨。现在有千千万万个王阿姨、李阿姨、田阿姨.......推动着花坪镇旅游业的发展壮大!

(编辑吕亭娴 校对孙小茜)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