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40年】报栏:从小草探头到大树青春

作者李阳波

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国家经济刚刚起步,人们生活水平不高,还没有订阅报纸的经济基础,读报主要靠阅报栏。当时我在建始才上小学,每天放学总要停留在离学校不远的街边阅报栏前读报。那时的阅报栏很简陋,其实就是一块木板,贴上报纸,像是土地上小草探出头来,还有些惊恐的眼睛,但我每天看得津津有味。正是透过报纸这个窗口,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视野,产生了对文学的兴趣,开始模仿报纸上的文章写些小稿。工作之后,我在工厂办过黑板报、宣传栏,以这样的方式将企业的政策、信息等传递给一线职工。自己采写的新闻也多次被省和国家级报纸采用。记得曾有文友问我:“你又不曾参加过新闻脱产培训,为什么采写的新闻屡屡被省级以上报纸采用?”我总是这样回答:“我最初的新闻知识就是从街头阅报栏学来的。”

八十年代初,科学的春天刚来临不久,不少地方报还未复刊或创刊,然而建始县的一些剧场、影院、文化宫前已建起了自己的板报栏,除了介绍剧情外,主要刊登观众的影评、娱评等。虽然其中有些评论还很稚嫩,但读者如潮。从早到晚,报栏前人流络绎不绝。那时,人们的文化生活还很单调,板报丰富了人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提高了人们的道德境界和文化素质。那时我是板报的常见作者,只要欣赏了新片、新剧及群众文艺演出,便发表观后感。时间长了,与板报编辑便有了感情,他们见我功底比较好,便不耻下问邀请我共同办报,我也乐于为之。 从八十年代末,特别是九十年代起,中国各地地方报纷纷复刊或创刊,建始的车站、社区、学校、医院、繁华大道等公共场合都建起了阅报栏。每天清晨,总有人在固定的时间里对阅报栏撤旧换新,但通常在换新之前就已经有晨练结束的人群守候于此了。这是人们为了抢占有利地形,边“复习”昨天的内容,边等待今天的新闻以满足其先睹为快的需求。阅报栏里的报纸,除了中央、省、市三级的党报外,再来就是当地报纸了。

虽然是在报栏前阅报,但读报的人都很有涵养,一般不对报纸指指点点、即时评论,而是你看你的,我看我的,各寻所需,各得其所。读报人群老中青幼都有,但以中老年人居多,他们大多戴着老花眼镜,有的还拿着放大镜,离报栏近的,就用手指指着报纸内容缓缓地移动;离报栏远的,就站在别人身后瞇着眼看;看高的地方,就脚尖着地伸长脖子;看低的地方,就索性蹲下来,人多挤了,有人就自觉地挪一下。渐渐升起的太阳把报栏前的人影拉得长长的,给喧嚣的城市、繁忙的街道、拥挤的车流人流带来了一片安宁和祥和。读报人把从这里了解到的家事国事天下事带进家庭,带进左邻右舍,让他们一起分享。 那时,我这个报栏的老读者,每天下班后都顺道在大街上的阅报栏前停一会儿,了解一下当天的时事趣闻,以便及时充电,为写作提供能量。

进入新世纪后,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也普遍提高,然报栏却在人们的视野中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各种各样的广告牌。有些地方虽然报栏仍保留,但早已不贴报纸而被广告占领了。诚然,现在电视、电脑、智能手机已经普及,人们大多喜欢从互联网获取各种信息,阅读各种文章,但纸质媒体,特别是报纸在很长时期内是无法被网络媒体所取代的。因为报纸拥有高素质的采编队伍,具有掌握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可以向读者提供更多真实的新闻内容。

网络媒体上的信息虽然非常丰富,但由于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在网上发布信息,人们无法证实的假新闻、假信息很多,真实性不能保证。网络的这个缺陷反过来会增强纸质媒体舆论主导的把握度与公信力。而且,不同报纸有不同的风格,这符合读者兴趣爱好的差异。读者每天从不同报纸上获取的不只是新闻,也会获取审美愉悦和文化的享受,满足情感上、心理上的需要。况且,报纸是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及政策的重要工具,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阵地,因而报栏的作用也就不可低估。报栏通常张贴着从中央到地方到行业的各种各样的报纸,能给读者非常丰富的信息。阅报栏是我们掌握政策法律、学习科技知识、了解市场信息的好地方。看似一个不惹眼的阅报栏,却传播了不少信息和知识,成为一代代人汲取精神力量的“加油站”。即使在智能手机、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阅报栏依然是社会文化建设的一个阵地,更是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

在建始县委工作时,我曾随同省里检查团检查精神文明建设。团里有位领导说的一句话至今我仍记忆犹新:“我每到一个地方,都要看基层有没有阅报栏,报栏里是不是张贴当天的报纸,否则就算汇报得再好,他的精神文明建设还是不到位。”的确,无论是对企业员工,还是对社区老百姓,抑或是对流动人群,建个阅报栏,及时更换报纸,有时比耗资巨大的文化大项目更实际、更管用。 其实,小小阅报栏也是城市文化的一扇窗口。 每个城市都有每个城市的个性特征,当地报纸则是这个城市的素描,外地游客要了解所在城市,大多是通过阅读当地报纸。当然,他们也有为此购买报纸的,但更多的人则是通过阅报栏阅读。 前不久我重回建始时,见到建始繁华道路两侧,设置了很多美观大方、且夜晚会亮化的阅报栏。这些阅报栏的外形设计独特新颖,不仅方便了人们看报,还成为“文化建始”的特色景观。人们站在阅报栏前,阅读到的不仅是建始新闻,还有对建始形象的心里感受。 木板贴报纸的阅报栏像是土地上小草探出头来,还有些惊恐的眼睛。今天的阅报栏,则是从大树里面长出来耀眼的青春,小小阅报栏折射着建始在这个时代的变迁。(编辑蔡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