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风建始】“酒官”老冉算起了四笔帐

记者余明照 通讯员黄本汉

  老冉,名叫冉帮荣,是花坪镇老家的一名“村官”,人称老冉。其实老冉不老,只是酒喝多了,朝气不足,一脸沧桑。

  6月15日,记者来到他家,没人。一位过路人说“你找‘酒官’啊,现在到农户家去了”。为何如此称呼?我与过路人攀谈起来,他介绍说,过去,找他办事,还没进办公室,就听得见老冉的鼾声。叫半天,老冉才会微微抬起头,满脸通红,结结巴巴地说:“找、找我有事?”

  有时候,去办公室都找不到他的人,一问才知道“喝多了,回家睡觉去了”。在村民心目中,老冉不是在喝酒,就是在去喝酒的路上。村里人戏称他为“酒官”

  过路人是老冉村里的村民,他带我们在一家农户屋里找到了老冉。这位村民说:“拿出好酒给老冉倒了一杯吧。”老冉的脸瞬间黑下来了。

  “‘八项规定’后我就不敢在外面吃喝了,只有晚上偶尔在家喝点小酒。如今,不沾酒了,不沾酒了!”老冉说。

  “不沾酒了?”我无比惊讶,这么爱酒的人,如今说不沾酒?

  “那些年,酒喝多了,什么脂肪肝、老胃病、高血压全找上门来,身体垮了,老婆埋怨,日子越过越窝囊。”

  老冉望着满脸惊讶的我,话匣子一下又打开了:

  “过去我滴酒不沾,2006年进村工作,因为‘工作需要’,慢慢沾上了酒。为了喝酒还差点闹得妻离子散”。

  “是啊,因为他喝酒,我吵过闹过。‘八项规定’似‘尚方宝剑’,一道‘禁酒令’挽救了我们这个家庭!”村民老婆接过话茬说道。

  过去,迎来送往要“以酒助兴”,请客吃饭要“以酒显赫”,结交办事要“以酒为媒”,喝酒才能办事是常态,喝酒拉关系是潜规则。

  “以前大家在背后骂我,给我叫‘酒官’我是知道的,但是没办法,作为‘一村之主’,想多修几条路,多装几个湾的路灯,实实在在为老百姓多办几件好事,但‘一分钱难死英雄汉’啊!”老冉无奈地说:“‘酒杯一响,黄金万两’、‘一杯酒,一万块’,我能不喝么?酒喝了,村子的面貌也的确得到了一些改变,但党在群众心中的形象却被严重地损害了。”接着,老冉掰起指头算了四笔账:“中央“八项规定”的出台,仅仅在‘禁酒’这一项,就有几笔帐值得好好算算。健康账,身体好了,血脂降了,血压稳了,神清气爽了。经济账,开支小了,收入增加了,民生改善了。家庭账,家庭和谐了,不吵不闹了。形象帐,干部形象提升了,值得信赖了,百姓办事顺畅了。”

  “现在不用我家老冉到处喝酒,路修到家门口了,广场建到家门口了。”老冉高兴地说。

  我们采访完后来到老冉的家,看到他家堂屋墙上挂着一首打油诗:“酒是祸根,自古至今;即日立戒,永远遵循;自我约束,日省吾身;接受监督,改邪正本;若有违反,任妻罚问。”

  从老冉家出来,我陷入了沉思。无论是公务应酬还是私人交往,“八项规定”让中国酒文化的内涵越发的具有引申意味。(编辑蔡楚)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