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宣恩已有7人食用野生菌中毒!请相互转告,慎食野生菌!

近日,我县7名村民食用自采野生菌,发生中毒现象,患者正在州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目前病情可控,无生命危险。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类野生菌逐渐进入生长旺季,采食野生菌引起中毒的风险随之增大。为预防与控制野生菌、生蜂蜜、农村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生命安全,特提醒广大群众:有毒野生菌中毒尚无特效疗法。野生菌不仅危害身体健康、生命安全,还威胁财产安全。

(危险!野生毒蘑菇视频)

关于防范食用野生菌中毒预警公告

随着夏季的到来,各类野生菌逐渐进入生长旺季,采食野生菌引起中毒的风险随之增大。为预防与控制野生菌、生蜂蜜、农村聚餐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饮食和生命安全,县食药安办提醒广大群众:

一、食用野生菌中毒者会出现以下症状:1.神经精神型。表现为精神兴奋、精神错乱和精神抑制等症状,少数人还有迫害妄想,出现类似精神分裂症的症状。食用者会感觉面前有活动的小人或动物,进而有打人毁物、狂奔乱跑,甚至出现伤害行为;2.多脏器损伤型。在进食毒菌10至30小时后,先有胃肠炎型表现,然后出现肝、脑、心、肾等多脏器损害的情况,以肝脏损害最为严重。如中毒严重,对人体损害极大,会引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或导致休克甚至死亡(肝坏死和溶血性的中毒);3.胃肠炎型中毒,进食毒菌后10分钟至2小时内出现无力、恶心、呕吐、腹痛、水样腹泻等症状,严重者会导致脱水,引起周围循环衰竭。

二、切勿采、食野生菌。鉴别野生菌是否有毒,目前没有简单易行的鉴别方法,预防野生菌中毒的根本办法就是不要采食野生菌。有食用野生菌习惯的消费者,不要轻信民间或网传的一些没有科学依据的野生菌鉴别方法,不采食野生菌或来源不明的野生菌,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菌。

三、进食野生菌后在数分钟到三天(72小时)内,如果感到头昏、恶心、呕吐、腹泻,或有其他不适,要高度怀疑野生菌中毒,应立即采取措施:尽早采用催吐、洗胃、导泻、灌肠等方法,迅速排除毒素,同时应尽快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及时前往医院治疗,并告诉接诊医生自己进食野生菌的种类、时间、地点和同餐者。如果所就诊医院不具备救治野生菌的医疗条件,医院要立即向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尽快将病人转到具备条件的医疗机构救治。

四、食品经营者要切实加强管理。各类餐饮单位、食堂等要加强自我管理,严格把好原料进货关,进货渠道要正规,并做好原料进货登记台账;严禁采摘、采购野生菌,严禁使用野生菌作为食品原料。

宣恩县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

蘑菇世界很多彩,

野生蘑菇有风险。

人工栽培食用蘑菇(食用菌),

因菌种已驯化,

可放心食用。

但野生野长的蘑菇,

不是每一种都可以吃

01

普通加热难除毒素

野生蘑菇有的营养丰富,是美味食用菌;有的含有毒素,是极毒的杀人高手。如极毒的灰花纹鹅膏含有的毒素之一α-鹅膏毒肽,经动物实验证实,其毒性与毒鼠强相当,为毒药氰化钾的70多倍。此类毒素熔点280℃以上,化学性质非常稳定,普通加热破坏不了这些毒素。专家认为,此菌鲜菌50g(一两)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

美味诚可贵,生命价更高。为了生命安全,大家切记:

不采、不买、不卖、不吃不认识的野生蘑菇。野生蘑菇中毒由于其偶发性、散在性、地域性、反复性和难以预测等特点而成为难点、热点问题,破解这一难题,最重要的是将这一理念颠覆性地深入人心,这远远比告诉群众如何识别毒蘑菇更为重要,识别毒蘑菇并非易事。

对野生蘑菇,不要认为上餐吃了之后没有事,下餐就可以猛吃。野生蘑菇中毒潜伏期为几分钟至十几天,剧毒鹅膏类蘑菇中毒潜伏期一般为5小时以上。不少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由此发生。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幻觉等症状时应立即催吐,并及时送医。

02

最坑人的两条识毒高招

一是“颜色鲜艳的蘑菇有毒,颜色朴素的蘑菇无毒”。

实际上蘑菇的毒性与颜色、外观形状无关。毒蝇鹅膏、黄盖鹅膏颜色鲜艳,均为毒菌;橙红鹅膏、鸡油菌,颜色鲜艳,美味可食。颜色朴素的蘑菇,有的美味可食。有的毒性却极其强烈,如灰花纹鹅膏、致命鹅膏、裂皮鹅膏、亚稀褶红菇等。特别是裂皮鹅膏还带有微微的清香,味道也不错,被称为“毁灭天使”或“愚人菇”。

不少人被迷惑,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中毒事件多发的恰恰就是这些颜色朴素的毒蘑菇。

二是“大蒜可验蘑菇毒及去毒”。

很多野生蘑菇中毒者说,烹调野生蘑菇时,加了很多大蒜,见大蒜未变色,就放心吃了起来,结果中毒。专家做了多次试验,将毒蘑菇与大蒜或银器、鸡蛋白同煮,未见大蒜、银器等颜色变黑。

大蒜中含有抗菌成分大蒜新素,大蒜新素对多种球菌、杆菌、病毒和一些真菌等有抑制杀灭作用,但蘑菇毒素是化学物质,此“菌”非彼“菌”,大蒜新素破坏不了这些化学物质,对蘑菇毒素不起作用,所以大蒜既验不出蘑菇毒也去不了蘑菇毒。

我国南方野生蘑菇中毒事件

特别多发的部分品种

(每个品种均有多次致死多人的记录)

灰花纹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菌体灰褐色貌似食用菌变绿红菇、隐花青鹅膏等,被误认误食造成中毒情况经常发生。如湖南、江西1972~1996年共发生36起该菌中毒事件,359人中毒,86人死亡。其中湖南某县一家7人误食此菌中毒,7人全部死亡。

致命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仅2000~2013年,广州、东莞、深圳等地76人中毒,27人死亡。

裂皮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如2015年7月,温州永嘉县桥下镇潘老伯家6人误食此菌,在医院抢救无效陆续全部死亡;2016年5月,东莞两家5人中毒,全部死亡。

淡玫红鹅膏

中毒事件多发。如2011年8月,7名青年在泰山采食此菌中毒,死亡3人。

鳞柄白毒鹅膏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如丹东2005年7月~8月中毒105人,死亡11人,与此菌及裂皮鹅膏有关。

假褐云斑鹅膏

   肉质肥厚,与红菇科一些食用菌品种外形非常相似,中毒事件特别多发。

假褐云斑鹅膏近似种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 2005年~2010年,湖南发生3起,22人中毒,4人死亡。

黄盖鹅膏原变种

   中毒事件多发。2016年6月,三峡地区一家4人中毒,全部死亡。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中毒事件多发。

亚黑红菇

   此菌肉质肥厚、颜色朴素,极易与红菇科一些食用菌混淆。近年来,仅湖南、湖北发生14起此菌中毒事件,中毒88人,死亡45人,其中一起8人中毒,7人死亡。

铅绿褶菇

   中毒事件特别多发。有较多的相似种, 特别容易与可食的高大环柄菇相混淆。2000年~2013年,仅广州市96人中毒。

毒红菇

   中毒事件多发。

秋生盔孢伞

   中毒事件多发。1993年四川12人中毒,6人死亡。

褐鳞环柄菇

   中毒事件多发。

肉褐鳞环柄菇

   中毒事件多发。 2014年7月,上海浦东发生一起2人中毒,2人死亡。2014年8月,新疆发生一起,7人中毒,2人死亡。

毒沟褶菌

   30多年来,云南一些偏远山区及半山区陆续出现一种不明原因猝死疾病,400多人死亡,多数病例死前有头晕、恶心、心悸、晕厥、昏迷等症状,现代研究结果显示,该病症与此菌有关。

小编再次提醒大家:

野生蘑菇不吃过得

吃到毒蘑菇了就过不得了

不要抱侥幸心理,安全第一

来源:中国宣恩网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