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余秀月,用“工匠精神”传承土家文化

 

(通讯员向继武、简振刚)玉熙民族工艺品公司,伴随着刀锋顿挫在木板上的声音,世间百态、民俗风情便通过手工木雕匠人的双手镌刻到木质板材上。创办该公司、今年33岁的余秀月,正是用这种十年“磨”一木的“工匠精神”,制造出年产值1800万元的旅游工艺品俏销全国各地。日前,州县民族文化专家到余秀月创办的“玉熙民族工艺品公司”督办州硒博会民族工艺品筹备情况时,对这里的“作品”赞赏不已。


小石磨


小挂件


小风车
余秀月团队制作的工艺品

余秀月出生在建始业州镇林木茂密的小山村,从小与木结缘。18岁那年,其父亲突然离世,母亲一人肩挑背磨供她与姐姐读书。余秀月见母亲起早贪黑,暗下决心,一定要让母亲过上好生活。

余秀月读完中专,应聘到某公司办公室打字复印,她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公司管理技巧。余秀月说,单靠那点微薄的工资,让母亲过好日子只是一句空话,唯有选择创业。

2005年,建始旅游业升温,小有积蓄的余秀月,开始琢磨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旅游物件,卖向全国。当年,她考察景区,挖掘民间木雕艺人,投入40万元制作木雕摆件。但是,摆件做出来了,却是问者多,买者少,工人工资、材料款入不敷出。

余秀月四处借钱,亲朋婉言相拒。无奈之下,她辞退工人,与丈夫两人扛起平日里四五个人做的活。丈夫做漆工、木工,她负责打磨、雕刻。一次,两人搬运木材,由于累饿交加,丈夫差点从楼上摔下来。

余秀月回忆,精雕细琢一个物件,她的手磨破了几层皮,一个月瘦了20多斤,也曾萌发放弃的念头。但他们最终坚持下来了。夫妻俩起早贪黑生产出的旅游物件逐渐有了市场。


余秀月检查工艺品质量

回想起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余秀月说,想放弃的时候她就拿着那些各式花样、印有土家文化元素的物件,反复看,越看越喜欢,看着看着就坚持下来了。

2007年,余秀月得知县劳动就业局扶持创业的信息,便前去咨询。工作人员赞赏余秀月的执着和勇气,鼓励她参加创业培训,多学管理经验和法规。

同年6月,余秀月到广州、福建等地考察学习时发现,成功的厂家除做旅游小挂件外,更多的是为客户量身定制屏风、隔断等物。

回到建始,余秀月调整经营方向,订单生产、个性定制,并聘请了12人的营销团队,巡回恩施、建始两地推广产品。

起初,消费者对个性定制的产品质量心存疑虑。有一次,余秀月接到一笔雕花隔断和红木家具的订单。交货前,她用电筒检查时发现家具及隔断存在细小毛病,二话不说,运回车间返工。余秀月说:“客户既然选择我们,就是对我们的信任,质量来不得半点虚假。”

近年来,公司靠质量求生存,营销团队吃苦耐劳,客户口口相传,市场逐步打开,订单越来越多。

2009年,公司扩大规模,面向恩施州高薪聘请了3名民间传统雕刻技师和10名技术员,形成集本土文化、民俗民居、风土民情、名人字画、现代家居、装饰雕刻、实木仿古家具、旅游商品为一体的加工企业。

余秀月休时喜欢看书,随时思考着如何用“传统文化+实用物品+时尚潮流”予以创新。随着建始石门河景区“黄四姐相亲”、“黄四姐牵手刘三姐”等活动的成功举办,公司创作出了以土家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为主题的系列雕花字画、工艺挂件、实木家具等工艺品。

2012年,余秀月结合具有本土特色的黄四姐物件遗产木梳、梳妆台、窗花等,研发了一批适应大众消费的木梳,还研发出石磨、风车、汽车驾驶室挂件等包含土家文化元素的系列挂件,填补了恩施本土旅游纪念品的空白。余秀月携带价廉物美的小物件,到北京、重庆、武汉、台湾等地参展,深受旅游爱好者青睐。“通过这些小物件,我更加了解民歌《黄四姐》文化元素的丰富内涵和建始悠久的历史民族文化、风土人情。”一北京游客动情地说。

2013年以来,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余秀月用“工匠精神”传承民族文化传承收到良好效果,她的旅游纪念物件参展了湖北民族工艺品大赛,荣获了“民俗文化系列挂件”优秀奖。本网编辑 樊淑贞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