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黄璐 通讯员高妞
12月22日一早,建始县茅田乡雪岩顶村村委会办公室,长江航务管理局扶贫工作队进行了新老队员交接。
村民们不约而同等在门口。70多岁的谭先高拉着老队长黄发学的手,拿出煮熟的土鸡蛋往他衣兜里塞,一边说:“你们辛苦了两年,真舍不得!要不是你们,我这个老头子到现在还住在土房子里。”
黄发学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想起两年来的点点滴滴,工作队的4个大男人流下了眼泪。黄发学说,在雪岩顶村的日子,是这辈子最难忘的回忆。
从“驻”到“住”
“山上雾满坡,山高路陡土地薄,辛辛苦苦忙到头,又缺吃来又缺喝。”这首民谣,真实道出了省级重点贫困村——雪岩顶村的恶劣环境。
如何帮助困在大山里的群众脱贫?
“必须识准贫困户,找到穷根子,对症下药。”2015年10月进驻后,扶贫工作队队员们每天早出晚归,自带干粮走村串户。
有些贫困村民心里犯嘀咕:“城里来的干部,无非就是做个面子工程,还真带我们脱贫?”
扶贫工作队向大家交底:和村民同吃同住,只要有人不脱贫,绝不撤队。
“扎根”后,队员们和村民日日相见,关系也亲近起来,贫困户家里大小事都愿意向工作队倾诉。
38岁的樊申华,爱人残疾、父母身体不好,全家只有他一个劳动力。每天起早贪黑,种植几亩烟叶,维持基本开支。
“我有技术,想开家具厂,但没有资金!”为此,樊申华一直很苦恼。“我们来帮你!”工作队忙前跑后,为他申请到7万元小额免息贷款,帮他购置机器。2016年6月,樊申华的家具厂开张了。
“生意不错,一年可稳赚5万多,还能带动村里人就业。”樊申华高兴地说,年底就能脱贫,这是工作队送的最实在的礼物,打心眼儿里感谢他们。
两年来,工作队为104个贫困户量身定制“脱贫规划方案”,6本“民情日记”写得满满当当。
从“谋”到“干”
怎样多做一些打基础、管长远的事,是工作队最关注的。
走访中,工作队发现:村里道路年久失修,烤烟有市场却卖不出去;不通自来水,坡陡路滑,满桶水挑回家只剩半桶;手机没信号,更别奢望能上网。
翻山越岭,勘查调研,历时两个月,工作队向长航局提交了《雪岩顶村公路建设需求专题报告》。经多方争取,局里筹措专项资金560万元,改造6条共11公里组级干道、一条7.5公里主干道路基,水泥路几乎通到每户村民家门口。
其他各项建设也同步推进——
“安全饮水工程”启动实施,援建500立方米水窖,解决了80%村民饮水问题。
积极与移动公司沟通,为雪岩顶村专门建了一座通讯基站。配合协调电信公司,结束了该村不通网的历史,不少村民都用上了WiFi。
争取教育资源,长航局所属的武汉海事职业学院,在3个特色专业采取“全免政策”录取该村贫困学生,并协调毕业就业。
从“贫”到“富”
雪岩顶,因常年覆盖积雪时间长、山高路陡石头多而得名。
发展产业,是扶贫工作队最伤脑筋的事。
请专家实地考察后,工作队确定: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林果特色产业,以及乡村生态旅游。
积极联系湖北枸杞珍酒业公司,送技术送服务上门,免费为31个贫困户提供价值4万多元、共计1万余棵枸杞树苗。在村里建成近50亩枸杞种植试验基地,与村民签订包销合同。
“我种了1.5亩枸杞、3亩贝母、10亩烟叶,今年肯定能脱贫!”贫困户向国林是受益者之一。
工作队员还主动做担保人,为8户贫困户申请了51万扶贫贷款。
如今,雪岩顶村变了模样。
地里的青脆李和贝母抽出新芽,放养的牛羊撒欢奔跑,乡村“八德”传统教育讲习所和党员活动中心建成启用,一派欣欣向荣。
来源:湖北日报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