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华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为此,“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位置,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针对十九大报告明确的主要矛盾和提出的奋斗目标、解决方法,必须结合实际,突出重点,狠抓关键,采取有效方法带领人民努力创造美好生活。
首先,要突出重点坚持不懈干下去。县、乡基层及其广大党员干部要“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带领和帮助人民逐步实现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当前,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仍然是路水电通讯等基础设施保障、医疗救助和养老保障,以及教育、就业和产业发展等。对于欠发达的山区贫困地区而言,更应该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切忌为了显示公平“撒胡椒面”降低公共资源的使用效率。各级各部门需本着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原则,整合政策、项目、资金和人力等综合资源,紧盯人民最期盼、政府最有可能解决的问题,一个地方接着一个地方有序抓下去,一届接着一届持续干下去,确保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所有村(社区)、近52万人民尽快充分享受各种保障和发展的权利。
其次,要严格标准公平公开抓落实。随着全面从严治党快速向纵深发展,各级各部门在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解决群众切身困难和引导发展过程中,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公平透明。但也必须清醒看到,在实际工作中,或因政策、项目、资金、人才分配不均,或因缺乏科学方法导致贫困对象确定不精准,或因缺乏全局观念导致发展不平衡,致使乡镇之间、村与村之间差距增大;极少数人则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谋取私利、优亲厚友,“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必将是一个动态的、长期的过程。因此,各级各部门必须以更加开放的心胸、更加先进的理念谋划经济社会事业发展,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更加严格的标准组织实施。作为党委政府决策的参谋助手,各单位各职能部门还要进一步提升基础工作质量,在谋划项目、拟定方案、编制规划、征集意见和具体执行等各环节科学严格把关,规划计划更加切合实际,公共资源分配更加公平公正,落实措施更加有力有效,绝不能为做政绩工程浪费公共资源,落得上级、群众都不满意“两头受气”,更不得以权谋私走上违纪违法的不归路。
再次,要强化宣教正确引导人民预期。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本质上是人性中欲望的集中体现。按照弗洛伊德的观点,欲望具有不知厌足的特性,其过度释放会造成破坏的力量。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温饱向小康转型的历史时期,也是人民从生存、安全为主要需求的初级阶段向以社会需求、尊重需求为主的中级阶段转型过渡的时期。人民需求的复杂性,对党的群众工作无疑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做得不好,有可能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产生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因此,坚持不懈地进行正面宣传教育,正确引导人民预期,带领和引导广大群众理性实现自身需求,对经济建设和社会治理持续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各部门需进一步发挥精准扶贫工程等平台功能,采取小区会、屋场会和入户宣传等方式,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宣传,组织参与精神文化生活,引导群众“忆苦思甜”、展望未来,因地制宜、因户制宜制定和实施好发展规划,不断提升人民的自豪感、自信心,为创造全民美好生活、实现全民自身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作者系建始县委办公室干部】(编辑 黎采)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