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始网讯(通讯员 张伦常 米绪凯 彭静)在建始偏远山村,守不住寂寞的年轻人随着劳务人潮,奔向城镇,留下了老人、儿童、孤灯、苞米、电话……自此,这些地方,与现代社会脱节,冷冷清清,没有信息、技术、产业和参照物,只能维系传统的种植方式,经营一亩三分薄地,成为贫困人口的聚集地。如何让全县贫困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成为摆我们面前最紧迫的重大政治任务。
集溪成河,众渠成流
2016年,建始县委政府在新一轮脱贫攻坚战中,统一思想,以县为主体,“多个渠道进水,一个渠道放水”,统筹财政资金,推动全县产业扶贫迈向深入。
于是,产业扶贫系列政策措施相继出台。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始县2016年统筹财政专项资金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方案的通知》(建政办发〔2016〕7号)文件,成为全县精准扶贫的政策指引。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建始县精准扶贫扶持到户激励政策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建政办函〔2015〕150号)文件,明确了产业扶贫奖补措施。
——《关于印发建始县精准扶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实施方案的通知》(建扶指发〔2016〕20号)文件,指出了全县产业扶贫的具体措施。
——《关于调整2016年度统筹财政资金实施精准扶贫到村重点项目计划的通知》(建扶指办发〔2016〕41号)文件,安排了重点贫困村主导产业建设内容。
——《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6年建始县精准扶贫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项目验收办法的通知》(建政办函〔2016〕130号)文件,指明了奖补兑现的具体办法。
全县统筹财政资金3000万元,支持有发展能力和发展意愿的贫困群众通过发展生产实现脱贫,持续增收;统筹财政资金2000万元左右,支持重点贫困村发展村级主导产业,实现产业引领,抱团发展;统筹集财政资金500万元,实行金融贷款贴息,支持贫困户、新型经营主体、涉农小微企业发展产业。
化“输血”为“造血”,激发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空前热情,清冷的山村开始热闹,一亩三分薄地焕发出勃勃生机。2016年,全县贫困户发展各类产业10098亩,养殖生猪29908头、牛857头、羊15571只、禽127781羽;重点贫困村新发展村级主导产业15177亩,管护改造村级主导产业2500亩,养殖景阳鸡17143羽,51个重点贫困村建成了村级主导产业。
众志成城,合力帮扶
全县落实帮扶责任全覆盖、产业发展全覆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全覆盖、农业技术服务全覆盖,全面打响产业扶贫攻坚战。
——各级干部纷纷进了村。129个工作队常年驻村帮扶, 61名“第一书记”到村任职,同当地村干部一道,共担扶贫大任,7112名干部与贫困户对接结“穷亲”。
——县乡农技人员下了田。围绕贫困村主导产业,县乡农技人员组织贫困群众,开展实用技术培训,深入田间地头,解决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技术难题。2016年,全县共组织各类农业实用技术培训500多场次,培训贫困群众2万人次以上。
——企业伸出了橄榄枝。高坪镇青里坝村招商引资进村建厂,腾龙电子、宏峰鞋业、腾飞沙石料等企业,吸纳62户贫困户进厂做工,助力精准脱贫;业州镇当阳村创造条件,扶持返乡农民工创业,建起当阳工艺厂,吸纳10多名贫困群众务工,每名贫困群众月收入达2000多元,当年实现脱贫。
——农业经营主体联结了利益链。依托贫困村资源禀赋,选准产业类型,实行一村一品产业布局,构成“121+x”产业发展模式。红岩齐兴公司与政府签订“包户脱贫协议”、与困户签订 “三提供、一保收”养牛合同,提供种牛、能繁殖母牛保险以及繁殖卫生防疫等技术服务,确定最低保护收购价。鑫地源公司构建“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层供销社+家庭农场+基地(农户)+产业扶贫”的复合型经营体系,发展蔬菜基地15000多亩,带动贫困群众795户,实现户平增收17200元……2016年,全县92个重点贫困村,培育出150家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了92个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有36家企业与45个贫困村建立帮扶联系,有31个重点贫困村与农业企业实现了产业产业对接。据初步统计,全县有近180多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了利益联结,“包干”9000余贫困户脱贫。
奋发图强,摆脱贫困
大多数贫困群众,皆因自然灾害造成,他们不等不靠,自我发展,顽强奋斗,书写出一曲曲动人的歌谣。
——段丙英,业州镇苏家坪村一组的65岁妇女,坚信“老天不会总是下雨”的信念,21年来,既当嫂,又当妈,照顾公婆和三个智障弟弟,喂水喂饭、端屎端尿、洗衣做饭、下地干活,用勤劳的双手,每年出栏10多头生猪、2头牛,是我县用不屈的身板顽强摆脱贫困的缩影。
——黄祥银,茅田乡董家园村四组的43岁残疾人,照顾着均为残疾的父母双亲,常年靠编制篾器贴补家用,生活极度贫困。但他身残志坚,不等不靠,与自家兄弟们一起,如同愚公般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七年挖山不止,修通了到家的公路,遍寻水源,自建水井,解决了吃水难问题,年养殖10头生猪,向贫困生活宣战,真是一位“最美茅田人”。
——游显金,龙坪乡楂树坪村三组励志青年,原本在外务工,天有不测风云,小女儿不幸车祸,只能留守照看。他打工期间,学会了制鞋手艺,积累了一定客户资源,通过金融扶贫小额贷款,在本地创办了制鞋厂,招收80多名工人,帮助32名贫困户就地就业,是一名“脱贫不忘乡亲”楷模。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在大山里飘荡着无数的征服天堂的歌。
集溪成河的政策支撑,众志成城的联手帮扶,奋发图强的拼搏精神,2016年,全县发展生产脱贫8202户27932人,分别占全县脱贫总户数、总人数的76.06%、77.38%。照此而行,到2020年,定能实现全县摘帽、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销号。(编辑 卢怡)
请输入验证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