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身边党员故事】王绪明,忠心为党添光彩

通讯员 尹祥伟

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党员,就像高楼中的红砖,不显眼,却又不可或缺。三十五年来,他一直奋战在畜牧兽医工作的最基层,他是建始县第十五、第十六届人大代表,被评为“县首届十佳杰出青年”,“湖北省饲料行业先进个人”,也多次被省、州、县评为行业先进工作者,他坚守在平凡的岗位上,却以一个共产党员的博大胸怀和高尚情操为鲜艳的党旗增光添彩。

竞位争先 昔日不等不靠

九十年代国家财政改革,分灶吃饭,县财政对县域部分事业单位实行差额管理、自收自支政策。夫妻二人在财政工资脱钩,众多的人为“断奶”而上访奔走的时候,他不等不靠,率先带领中心部分下岗职工投身于我县畜牧产业的服务大潮中,以所学的专业知识对全县养殖户进行技物有偿服务,为政府缓解就业压力,体现了用有所长的人生价值。

2001年他整合身边现有的人、财、物等资源,组织注册资金50万元率先在建始创办了“建始县金地饲料有限责任公司”,成为我国首批、我州首家预混料生产的股份制饲料生产企业。这一成果的取得填补了我县饲料加工产业的空白。从此建始人民拥有了自己的“建地”“池胜碧”等注册商标的饲料品牌。良好的经营管理,使“建地”商标被评为我州知名商标。产品多次被有关部门评为“消费者满意商品”。在公司工作的岁月里,他积极响应、踊跃参与政府的扶贫、致富奔小康行动,先后投入上万元资金,带领公司专业技术人员到野韭池、黑鱼泉、村坊坪、花椒园、申酉坪、石牌湖等小康村、扶贫村以金地饲料产品及技术服务帮贫,公司专业技术人员连续四年对这些“小康村”、“扶贫村”的养殖户给予技术支持和跟踪服务,促进了农村以养殖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建设步伐。还先后对业州镇七里坪中学、三里河水坪小学等中小学进行助学帮困行动,在社会上树立了良好的“金地企业”形象。

脱贫攻坚 今日涌入大潮

党中央、国务院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吹响精准扶贫、脱贫攻坚号角后,他又站在了时代的前列。

2015年初县畜牧兽医局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统一部署,成立了县畜牧兽医局精准扶贫工作队,在分管副局长带领下他和另一名队员负责官店镇王家坪村的结对帮扶,他担任工作队长,期间分管副局长因工作调动两度变动调整,作为工作队长,至始至终尽心负责着这项工作,他根据局党组的安排,与队员深入到村民家中走访调研,梳理村情民意,制定脱贫规划,结合王家坪村的实际与村支两委讨论,制定出了以抓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从产业引导、文化阵地建设等方面入手开展帮扶工作。他将方案即时向局领导汇报,两年来,县畜牧兽医局从节约的公务等经费中拿出资金21万多元,对该村3.5公里公路进行了保坎加固和修缮维护;修建人畜饮水池150立方米,铺设水管14000多米,解决了93户的人畜饮水困难;并对村办公条件和文化阵地建设进行改善,购置办公桌椅和音响设备,慰问困难党员;协调有关部门硬化村球场,购置篮球架、乒乓球桌等体育设施;利用项目资金帮助23户贫困户和养殖能手健康养殖示范带动,加快全村生态养殖脱贫致富步伐。积极化解帮扶工作中的矛盾,去年7.19暴雨,一组黄家坡发生严重滑坡和泥石流,到贫困户黄选成、杜平家约2公里机耕路全部被泥石流淹没和冲毁,无法通车,因舍不得山上的“一亩三分地”,他们想修通公路,下面农户担心继发地质灾害,不同意让山让田修路,黄选成希望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协调,他和工作队员步行三公里山路实地查勘,认为地质灾害隐患存在,下面群众担心正常,随后他多次到黄家坡做村民思想工作,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建议搬下山去,辛苦的工作打消了村民重新的修路念头,同意搬迁到山下的主公路边。今年在重新认定贫困户过程中又将居住在滑坡地段的另外六户村民全部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序列,明确为易地搬迁对象,现正在完善相关搬迁程序。一组贫困户黄思海的弟弟黄思维因兄弟分家,导致其父母及家庭相关成员在2013年有四人未纳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序列,向村支两委反映要求并入,因当时政策所限,远在上海打工的黄思维不明情况,认为是村支两委故意拖延不办,而将上访信件寄到了官店镇信访办,他获知情况后通过一个多月的电话和微信沟通,宣传政策,告知申报程序,问题得到圆满解决,黄思维解除了对村支两委的前嫌,为感谢他对扶贫政策耐心细致的宣传讲解,数次发来微信红包,均被他拒收,他们至今还保持着联系,不断向他咨询扶贫的新政策。县畜牧兽医局在王家坪的结对帮扶工作得到了官店镇委和村支两委的高度评价和认可,这些工作都凝聚了他的心血与汗水。

2017年县委在畜牧兽医局原来帮扶村基础上又新增了一个重点贫困村官店中岭村,为此他又重新组建了含第一书记的三人驻村工作队,仍由他担任驻村工作队长,负责两个村的脱贫攻坚任务,与单位日常工作脱勾,龄近花甲的他本已在精准扶贫最前沿连续鏖战两年,因长年爬坡下岭,落下了滑囊炎病根,可以向局领导请辞,过上朝九晚五,含饴弄孙的生活,但他没有怨言,欣然服从。官店中岭村距县城140公里,地势辽阔,山大人稀,海拔落差极大,低至600米,高至1600米以上,基础条件相当落后,不通自来水,电压低,用电质量差,全村无一条硬化公路,通了组的公路也是高低不平,其中三组12户至今未通组级公路,居住在四组一个小地名叫梯子口的三户贫困户靠木制天梯从悬边出行,全村5个村民小组,132户,户籍人口570人,劳动力317人,有189人外出务工,60岁以上老人104人,空巢老人26户,留守儿童32人,全村2017年未脱贫户48户,168人,主要经济来源只能以种植养殖业及务工收入为主,这样的村情算是我县最典型的重点贫困村了。接下这副重担后他带领工作队员除每周五回城洗个澡,换洗衣服,周一向局领导汇报上周工作外,吃住在村,入户全靠步行,早餐后出发,傍晚才能回到住地晚餐,每到中午闻到村民饭菜香,肚中肌肠咕咕响,一日三餐和午休对工作队员来说已是非分之想,他们爬陡坡,越天梯,过沟壑,一出去就是一整天,却从不叫苦。中岭二组86岁的独居老人李桂香,居住在一个叫舒家崖的偏僻之地,去她家一次,来回需要5个多小时,工作队员今年每次去看望她,老人都是感动不已,总是进屋找这找那或硬要给队员们煮鸡蛋吃,每当看到老人的盛情和开心笑脸,一切的饥饿和劳累都烟消云散。为整理好当天的资料,晚上还得加班加点到深夜。通过对全村贫困户的逐户走访,深刻分析贫穷原因后他与工作队员同村支两委深入探讨脱贫对策,制定整村脱贫规划,写出调研报告向领导进行汇报,今年两次协调局、镇主要领导到中岭村现场办公和落实,到五月底,年初规划的农网整改已经如期进行,四组基本完成,村级主干道硬化7月初动工,光纤已入村,主导产业发展上,260亩烤烟和白肋烟、100亩白附子等药材落实到户,长势喜人。2017年按照“五个一批”的方案,发展生产脱贫一批,预计减贫8户39人,易地搬迁6户23人,已开工2户。按照目前工作进展,2017年的减贫任务基本可以如期实现。中岭村的脱贫攻坚对他这个56岁大龄工作队长来说任重而道远。

爱老敬老  传承文明家风

他不仅在工作上克己宽人,勤勤恳恳,踏实奉献,在关爱老人上他更是格外上心,帮扶工作中每每遇到贫困老人,他总是一陪聊就是大半天,嘘寒问暖,总是询问是否享受养老金,高津贴是否落实之类的问题,切实做好老人家的养老问题。而这源于他在家庭中对老人的孝顺。在对待老人问题上,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子欲孝而亲不在是人生的一大悲哀”。他父母亲82和80岁高龄,在困难年代把兄妹五人拉扯成人吃了数不尽的苦,现长期居住在红岩乡下,他是家庭中的长子,兄妹们还在创业,家中还有大学生需要培养,没有太多时间陪伴二老。前些年夫妻商量想把老人接进城,但二老不习惯城市生活,不得已婉拒,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他只能在完成好本职工作后,每逢周末或节假日,在别人外出旅游的空闲时间,回乡陪伴二老,帮助老人挑粪锄草,耕种蔬菜,饲养生猪和家禽。每逢传统节日,他都要叫上兄弟姊妹、侄男侄女回到乡下陪伴二老过节,让他们能够享受到晚年幸福。结婚28年来一家人一直和岳母生活在一起,岳父生前是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1997年在他们夫妻双双下岗自谋职业的艰难岁月里因患白血病告别人世,岳父离世前拉着他的手告诉他:你妈妈没有儿子,个性刚强,一定要善待好她。每年除夕,父母、兄弟团圆之时,他们妻小都是陪伴岳母度过,正月初一才能再回到自己父母身边陪伴一周,现岳母已是四世同堂,虽然老伴过早离她而去,但她在儿孙的陪伴下依旧幸福。

或许他的事称不上轰轰烈烈,或许他的行为不够惊天动地,但他的人格魅力却依旧处处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实习编辑田海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