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力建小家 规范兴大家 ---店子坪村着力乡风文明建设

特约记者 胡贻碧

“王光曙,你家附近又有了一点生活垃圾,要及时处理。刘老师,你负责的片区有条路,昨晚下雨后铺满了小石子,不利于行走,也得清理”。店子坪村乡风文明理事会的老张一大早就开始张罗。大家听了他的巡查结果,纷纷拿起工具,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扫干净,摆整齐。这是店子坪村齐抓共管乡风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店子坪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昔日的穷山村成为全省脱贫攻坚样板村。脱贫致富后,店子坪村又把乡风文明建设当做前沿阵地,为当代红色教育基地、当代红色旅游基地和精准扶贫示范基地“三个基地”建设创建文明窗口。一个华丽的转身,将贫穷、落后牢牢变为过去时,一个美丽和谐富足的新店子坪村正在喷发无限生机和活力。该村先后被省、州、县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五好”村党组织、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党风廉政建设示范村、生态文明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建好阵地 树立榜样

店子坪村充分利用广播喇叭、宣传车、宣传栏、张贴标语等形式,形成了平安建设、计划生育、旅游开发、家庭美德、组织建设等内容于一体的乡风文明宣传,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起到了良好的宣传教育效果。同时不断加强文化阵地建设,巩固宣传教育的成果,针对群众求新、求知、求乐的心理,建设了文化大院、耕读人家、文体活动中心等室内外场所,积极面向群众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注重发挥身边榜样的导向作用,总结挖掘移风易俗的先进典型,对本村评选出来的“最美龙坪人”刘太芝,“最美家庭”胡泽梅等,把他们的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感染大部分群众,使移风易俗工作真正入耳、入脑、入心。  

建好小家  靠齐大家

村支两委根据实际,按照“严、实、广、细”的要求,深入扎实地开展移风易俗专项治理行动。对红白喜事大操大办、封建迷信、黄赌毒等现象,进行重点治理,使移风易俗活动取得了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实际效果。针对婚丧嫁娶大操大办的现象,采取群众举报、调查核实、教育转化、公开评议等办法,进行综合整治。店子坪人还积极探索创新,启动“六个一”入户工程,即每家每户一个老故事、一副新对联、一组老照片、一张领袖像,一套八仙桌,一条家风家训,把以“愚公支书”王光国的事迹为主要内容的文化融入每一个家庭,做到一个故事记载一段历程、一副对联彰显一种精神、一张照片定格一个记忆、一幅主席像营造一团政治氛围、一套八仙桌体现一方民族风情,一条家训树家风,以此展现店子坪村村民勤劳朴实、艰苦奋斗、向上向美的精神风尚,激励下一代不断进取。

目前全村共计编写家庭生活故事57个,按姓氏定立家训83条,生活故事和家训刻写对联89幅。通过把个体的家庭元素与整个村级乡风文明建设的有效融合,形成了一种摒弃陋习,学先进、争先进、建好小家、靠齐大家的良好氛围。一组村民李学芳说:“新时期我们店子坪人,更应学习王光国身上的‘新愚公’精神,融入创新精神,再为建设美丽新乡村出一份力”。

规范管理 搞好服务

为了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店子坪村坚持两条腿走路,把堵与疏有机结合起来,在加大专项治理的同时,大力发展群众性文化体育事业,广泛开展生态文明乡村建设、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家庭、最美龙坪人等评选表彰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的精神生活,用先进文化占领乡村的思想阵地。比如,办理婚事,及时向乡风文明理事会报备,由乡风文明理事会针对整酒的范围和规模制定标准,杜绝原先大操大办、讲排场、比阔气的不良风气,既为家庭节省了经费、减轻了负担,又在社会上形成了一种影响,造就了移风易俗的良好氛围。

事必躬亲  为民弯腰

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碰到钉子,积极发挥“我是党员我先行”的模范示范作用,“我是共产党员,有困难请找我”的为民服务精神。党员在工作、学习和生活中,时刻做表率,做给群众看,带着群众干。曾有村干部对乡风文明建设工作太琐碎、个别家庭不服从安排而抱怨,产生畏难情绪。村支部书记王光国以自身经历现场说“法”。他也曾在一组遇到一个不服从安排的家庭,对搞好自家门前卫生不以为然,说了几次也无动于衷,后来再去的时候,不再做思想工作,而是挽起袖子,弯下腰帮着去搞卫生,刚开始一家人还抱着膀子看热闹,后来见自己是在真干,还有那种不干玩不罢休的劲头,也就主动参与到劳动中来了。干完活,主人家汗颜地说:“王书记,想不到你一个外人,干起活来比主人还卖力,以后我服你管,我家的事不用你再操心”。自此,这家的卫生比谁都搞得好。

对此,王光国深有感触地说:“群众工作确实难做,关键在于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否有放下架子为民服务的情怀,弯下腰为民办事的实干精神,有了这两点,通过‘一促一带’,就能发挥党员的传帮带作用,一切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编辑  卢怡)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