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旬“老兵”来驻村,情也真意也深

特约记者申万萍 通讯员李莉

月驻村15天、周定期走访、每日到田间调查产业发展;多方接洽辣椒、本地蔬菜,黑山羊、景阳鸡等传统养殖、种植业订单。景阳镇团碑村7个生小组,无数个山峁峁十几条水沟沟都有他的足迹,56户贫困户家家有他制定的脱贫计划……

他就是武昌理工学院驻景阳镇团碑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年近七旬的老教授谭道龙。

谭道龙教授驻村帮扶“长跑”始于2017年2月,在建始县7112名帮扶干部中,他是年龄最大的“老兵”。

鱼水情深 

3月30日,细雨蒙蒙,老教授与团碑村支部书记陈作三踏着泥泞,深一脚浅一脚入户走访调查,了解贫困户产业发展情况。

来到2组贫困户何名学的旧土坯房前,村书记告诉谭教授,何名学的爱人因经受不住贫困的桎梏早已离家出走,留下残疾的女儿和70多岁多病的老母亲,加之房屋陈旧,这一家生活十分困难。

通过2个多小时的座谈,谭教授现场给何名学制定了2017年产业发展规划。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当谭教授和村书记离开时,这位纯朴的农家汉子满含泪眼地说:“感谢老教授,这么大年纪了还为我家脱贫操碎了心,我一定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脱贫,尽量减轻政府的负担。”

谭教授介绍,初到团碑村,这个偏远的贫困村比想象中还要贫困,有的家徒四壁,有的因病因学多重致贫,有的无房,有的无劳力……生活中的无数次被感动,这里最强烈。他知道,这个贫困村太需要帮扶了。

产业发展

就在那时,谭道龙的心在团碑村扎下了根,每月坚持驻村15天以上。由于驻村偏远,购物和进餐都十分不便,这位做学问的老教授,不仅学会了买菜做饭洗衣,还成了村民的主心骨。邻里不和,家里吵闹,田边地界扯皮,村民都听从老教授的调解。乡风文明,家风家德家教在谭教授进村后,有了很大改善,贫困户摆脱贫困的信心也有了很大提高。

为利用村里优势扩大产业发展,谭教授根据村里的气候、土壤条件和产业发展经验,确立以发展新品种线椒、烟叶为主,药材和林果产业为辅,在养殖上,以传统生猪、景阳鸡、黑山羊为主。就在3月初,谭教授已找好辣椒销路,他介绍,新品种线椒亩产6000斤左右,亩收入约5000元,村民有种植经验,发展十分可行。通过召开村民代表会村民自愿报名发展,面积超过200亩。

脱贫规划

通过2个多月的驻村,谭道龙教授已为团碑村拟定8项工作规划:

培育支柱产业,确定生产规模,指导贫困户创业,组织学校创业项目与贫困户帮扶对接,确立署期社会实践项目与扶贫对接,协助贫困户完成农产品的线上、线下销售,指导加强基层建设及相关扶贫工作,设立专项扶贫款,做到专款专用。

爬坡过坎走田梗,翻山越岭摸情况,种椒养鸡定规划,风里雨里村头转,这是村民对老教授的驻村的总结。年近七旬的老教授,把所有的精气神投入到驻村帮扶工作中。

精彩瞬间是鞭策,是鼓励。

“老兵”驻村,精彩无限。我们愿老教授身体倍儿棒,吃嘛嘛香,在3年驻村帮扶结束之后,依然身体健康、充满阳光!(编辑黎采)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