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只要孩子的妈妈在,我就有奔头”

记者 陈家胜

在建始县业州镇杨柳池村一组见到贫困户杨斌时,他正从城里的建筑工地赶回,满身的建筑灰尘一眼就能看出他工作的辛苦。老婆患狼疮肾炎、岳父岳母年迈体弱、两个孩子上学,扛着一家六口的生活重担,让30多岁的他看上去比同龄多了一份艰涩和隐忍。

“在医院治疗的时候,多次接到病危通知。幸运的是老婆的病情终于见好了。即便我再苦再累,只要孩子们的妈妈在,我就有奔头。这一年多来,我拼死拼活地干,目的就是不耽误老婆的治疗,身为丈夫,我有义务让她活着!”在岳父岳母眼里,上门女婿杨斌做人做事无可挑剔,尤其是女儿生病后他的表现让两老彻底放下了先前的忧虑。

杨斌夫妇正在告诫孩子要好好学习

“患难识人心,杨斌这孩子没选错,贤琴往后的日子我们不担心没人照管,现在最叫人揪心的是每月好几千元的医疗费。他一个人,总有扛不住的时候。”两老介绍,先前还算过得去的一个家,突然间就被女儿郑贤琴的病给搅乱了,现在一家子怎么也高兴不起来。

因病致贫,走出贫困不容易

村里人介绍,杨斌一家是柳池村出了名的勤扒苦做类型。岳父岳母会点厨艺,加上几亩薄田,一家人没饿过肚子。杨斌到这个家来后,挣钱就靠他们夫妻俩。因为没啥手艺,两人便在外面的建筑工地做苦力。老婆有了孩子后,再也没出去了,偶尔在村里谋点临工做。这些年,家庭的主要经济收入就靠杨斌打工,效益好的年份也就落个三五万元。

“老婆没病的时候,家里还是有个上十万积蓄的,这不,一年多时间全花掉了,还欠了五万多元的债。穷人真是生不起病呀。现在每月要到武汉同济医院去做复查,另外打打针,买些每天要吃的药品什么的,这一次下去,少不了四五千元。我的每月收入,把这个开支挡走已显困难。大女儿明年就要上高中了,家庭的其它开支很快就会多起来,一想起这些,我就整夜整夜睡不着。但这又能怎样呢?自己还年轻,哪怕是每天挣钱不多,但多挣一点,家里的欠账就会少一点,老婆的治疗就更有保障一点。”杨斌纳闷,为何这顽固的“狼疮肾炎”偏偏就让老婆赶上了,而这个家原本可以自食其力的。

狼疮肾炎是一种迄今仍未查明病因的以多系统损害伴多种自身抗体形成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治疗过程复杂、成本高,治愈率低,即便一个感冒,都有可能导致病情恶化,从而伤及肾脏、危及生命。

“因为缺乏免疫力,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感冒,这不,她连家庭简单的洗衣做饭都不能全部完成,仅可打打帮手,免得碰上冷风冷水又感冒了。”杨斌岳母介绍,2015年下半年,女儿三天两头就在感冒,考虑到用药风险,每次一感冒就要送到武汉去,这一来二去,家里的积蓄便见底了。

“一家老小,已经一年多没换过新衣服了。为了病号,大家都自觉节省。”杨斌岳父透露,都快过年了,家里啥年货也没备,一心凑齐女儿下一次的复查治疗费用。

“为什么我这样容易致贫,因为我原本就不富裕。”当下,流传的一句调侃语恰是杨斌家的写照。“积积攒攒,攒把雨伞,狂风一吹,变根光杆。”农村因病致贫的不幸境况,杨斌家当属其中。

精准扶贫,“搭桥”医疗救助

身陷困局的杨斌家出路在哪?村镇共识:精准扶贫。在村民代表的一致推荐下,杨斌家被列入因病致贫家庭,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按照县出台的医疗救助政策,这类家庭每年合作医疗自负合规费用部分,可报销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五十,封顶80000元。

“有了这项政策,老婆住个院什么的,压力要少很多。但问题是在老婆长期的治疗中,住院治疗占的比例很少,所以这项救助目前享受不多,每月多是门诊复查方面的开支,而按县里的门诊救助政策,一年最高也就能报销10000元。村里正在为老婆申请低保,如果能评上,还将多些救助政策。”杨斌介绍,自老婆生病后,镇村领导都很关心,能享受的救助政策都在积极为他们争取。

“有政府的救助,我不会孤立无援。但眼下受治疗方案限制,我必须要找到更多的钱才行。”腊月三十的前一天,杨斌才从鹤峰的建筑工地返回,仔细一算,刨去老婆的下次治疗费用,家里的过年开支也就剩几百元。他和家人商议,年过简单点。除夕夜,年夜饭的原材料全是自产自销类,大家吃得还算开心,因为这顿饭是郑贤琴患病以来做的第一顿像样的饭菜。

“治疗的效果是明显的,她现在每月的感冒少了很多,一些简单的家务也能做做了。”杨斌祈求老婆的病情能持续向好,为此他再苦再累也无怨无悔。

是病号,但不能完全做病人

郑贤琴不敢相信自己还能从病房中走出来,当初一次次病危通知,让她对生命陷入了绝望。好在丈夫坚持治疗,从县城到州城到省城,最终捡回来一条命。

缺乏免疫力的她,深知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感冒,也是这个家庭难以承受的,因为一旦感冒就必须到省城医院去住院。为此,她把吃药和预防感冒当成了一天中最大的两件事。一些激素药让郑贤琴逐渐胖起来,没了先前的婀娜身姿,这让她心痛,但她顾不上这份美了,为了让这个家尽量少些拖累,她对医院开的每一样药来者不拒,走进她的房间,一股药味便会扑面而来。防感冒,得防风吹、防触冷水,还不能受累出汗,这在农村是件非常难办到的事,意味着必须整天就待在屋子里,而且啥也不做。

这个家,郑贤琴不能完全做病人,老公出门在外、孩子尚在读书、父母年老体弱。她除了必须照顾好自己,还得尽量分担些什么。洗衣、做饭、家务整理,郑贤琴通过反复总结,逐步掌握了做这些事的身体防护要领和体力分配等,比如洗衣、洗菜如何保证全程热水,打扫卫生多长时间一休息等。

“家务事做起来总是很难很慢,这让我觉得一天的时间稍不注意就过去了。”郑贤琴说,父母、老公为这个家,一直非常辛苦,她不忍心一天还要他们伺候,而且大家也没有这个精力和体力。再说,孩子们少了妈妈的照顾,穿戴什么的也很容易又脏又乱。

“少了她这个家完全是另一个样子。”杨斌和岳父岳母不敢想象如果郑贤琴有一天一旦病情恶化,这个家将怎样撑下去,他们唯一的愿望是她能不断好起来,最起码可以维持现在的状态。

两个孩子说起妈妈,眼眶里立刻就充满泪水。她们被妈妈照顾惯了,她们内心的担心从眼神中一眼就能看出来。

因为付出,所以重要。从杨斌家走出,记者更加深刻地领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编辑田和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