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走进黄四姐的故乡

作者 彭华

2016年1月5日,农历腊月初十,刚从北京演出归来不到10天,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刘永泽就和方石等艺术家,会同恩施州文联相关人员,赴建始县就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剧本的二度创作采风。此前,省文联花四年时间精心打造的这个重点剧目,经各路专家精心创作,完成了从恩施、武汉到北京的汇报演出,赢得了广大观众和专家的认可和好评。演出之后,来自各方面的建议和批评也在一点一滴地汇集。“好剧是磨出来的”,我们一行人深深地懂得这个道理,寒冬腊月,重新出发。

土家民歌《黄四姐》起源于建始县三里乡,这里是武陵山深处的一个小盆地,东龙河从乡民家门前蜿蜒而过。为了体验黄四姐故乡土家人的生活状态,我们在县城吃过早餐,冒着夹杂雪粒的小雨,沿着平整的乡村柏油路,七转八拐,来到与三里乡一山之隔的长梁乡双塘村。走进土家老人严奉恒的家,堂屋里红红的木炭火一下子驱散了冬日的严寒。围坐在火塘边,我们认真听着建始县民俗专家谭德富、荣先祥等人的介绍,从中了解原汁原味的土家风情。音乐家方石,作家田平、袁鲲、邹先红等对剧本的修改提出了各自的意见。两个多小时的讨论后,我们在主人的带领下参观了这个富有土家风味的小山寨。在一个观景平台上,大自然的魅力让大家眼前一亮。山寨不远处是一道山梁,半山腰上积雪皑皑,从河谷升起的雾,时浓,时淡,缥缈萦回。山峦的左边是苍翠的青松,右边是葱茏的竹林。一栋栋土家吊脚楼坐落在青山绿水间,冬日的山河景物犹如一幅鲜活的中国水墨画。面对武陵山中的风物,我们的心旌摇荡。敬畏自然的庄严,感知自然的魅力,我们的艺术才会根深叶茂,刘永泽书记当即挥毫泼墨,写下“诗有烟霞气,书兼龙虎姿”的对联赠予严奉恒老人的女婿袁鲲。袁鲲是当地小有名气的乡土作家,也是我们这次体验生活的向导。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黄四姐是一个美丽、聪慧、善良的土家姑娘,认识、感知她生活的环境中有着怎样的建筑、语言和习俗,直接影响着舞台艺术创造。在双塘的这次深入农家采风活动,让艺术家们更加深切体会到土家传统的魅力。农耕文明总是与天地保持着密切的联系。严奉恒老人所建的新房尽管是钢筋水泥结构,但整体风格上无不体现出土家民居的特色,如屋檐全部伸出80厘米,每逢下雨,一道雨帘环合四周,似乎把天地联成一体。拾级三步台阶而上,进入堂屋。堂屋正中,摆放着楷书“天地君亲师位”牌位,表明主人依然遵从着传统儒家思想所代表的人伦秩序。在和老人聊天的过程中,我了解到老人育有四个女儿。袁鲲是上门的大女婿,大女儿是教师,一家人和和气气,在当地是耕读传家的典范。黄四姐当然也是由这样淳朴敦厚的土家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眼下,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开放,土家人在漫长的历史中形成的许多习俗正在消失。比如婚嫁过程中的陪十姊妹、陪十弟兄、哭嫁歌;生产过程中的开山号子、抬工号子,许多当地人都逐渐淡忘。正是《黄四姐》这部土家乡村音乐剧把许多土家族生产生活中形成的美好习俗搬上舞台,再现于眼前,使我们看到土家族曾经有过怎样灿烂的文化和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我们这个有着数千年农耕历史的民族,在工业社会、信息社会的推拥下,如何不忘乡愁,让农耕文明的光华在当代文化中重新焕发?或许,艺术可以发挥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这也省文联下大力气来打造这样一部乡村音乐剧的原因!《黄四姐》第一轮演出剧本五易其稿。为了达到更高水准,主创团队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深入基层,接好地气。严奉恒老人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但他也是一个丝弦锣鼓的传人。每天从地里归家,特别是农闲时节,只要精神好,他都要来一段,或者唢呐,或者二胡。袁鲲是当地电视台的一名记者,但对诗歌和书法持续了三十年的努力。这说明一个事实,那就是我们的人民是热爱艺术的。《黄四姐》在武汉和北京演出后,好评如潮。武汉观众在演出结束后久久不愿离去,北京观众排队与演员合影,观众在优美的音乐中,感受喜怒哀乐、悲欢离合。

通过这次深入土家山寨体验生活,我们更清楚地看到,艺术家们要更多地深入山水田园,深入乡亲们的日常生活,深入广大人民的内心世界,在生活的源头汲取地气与灵性。

这次采风很快就收到了成效。土家乡村音乐剧《黄四姐》经过剧本二度创作后,主创团队和表演团队对音乐和表演形式进行了打磨加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完美地展示出“原汁原味原生态,土风土语土家情”。2016年10月,在北京举行的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汇演中,《黄四姐》夺得银奖。

来源:湖北日报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