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农建始定点扶贫成果累累吸引大波记者联合采风

记者 陈家胜

12月7日至9日,由湖北日报、华中农业大学新闻中心组成的联合报道组,上官店、下业州,到乡村、进企业,沿着华农人定点扶贫建始的足迹,挖掘新闻人眼中的扶贫亮点。

华农定点扶贫

聆听第一书记的产业梦

参观景阳鸡养殖基地

摩峰小学是华中农业大学研究生支教点,此前已有每年四人、连续四届支教生完成交接。湖北日报视觉新闻中心总监田悦,用他的镜头,定格了这里焕然一新的校容校貌、严肃活泼的教学课堂、井然有序的学生食堂和师生欢悦的课余生活。“用一年的时间,做一件一生难忘的事情”,印在支教生服装上的这行字,表露着他们教育扶贫的决心。在群山紧缩、高寒边远的摩峰,他们学会了吃苦、懂得了奉献。“一个月,我们顶多上一次集镇采购点生活用品,其它时间我们基本上都是和孩子们在一起。”支教志愿者们介绍,研究生支教带来的是学生视野的扩展、教授年龄与知识结构的优化、先进教学设施设备的运用等。在摩峰小学,开放的课堂已经从黑板走向互联网、从书本走向音频,学生们有了更多感知世界的能力。

科技扶贫,是华中农业大学建始定点扶贫的主阵地。恩施硒姑娘酒业有限公司、长梁乡双塘村景阳鸡养殖基地、花坪镇村坊村葡萄园、枸杞珍酒业有限公司、业州镇牛角水村乌龙茶基地、恩施炜丰富硒茶业公司……这些企业和产业,无不有华农的专家、教授坐镇。

专利酿造技术造就了枸杞珍的核心竞争力

种好葡萄也有窍门

品口“硒姑娘” 更短酒味香

“茶是做出来的,不是吹出来的”

仅仅9个月,8000平方米的厂房就建成并投产,令人叹为称奇的硒姑娘背后,是华中农业大学生物科技学院的田焕章教授的呕心沥血。“硒姑娘”一开始走的就是技术路线,每天仅酒的测试分析数据就有书厚一叠,“达到完美,是我们的追求,我们要用严肃的科研数据,造就她的核心竞争力。”田教授如是介绍。

“一亩地养鸡不要超过50只,一群鸡数量不要超过500只……”一到长梁乡双塘村景阳鸡养殖基地,看着眼前长得健康又壮实的景阳鸡,华中农业大学动科动医学院教授龚炎长的话便多了起来。喜形于色的他,一套套养鸡的新理论,让记者们如获至宝。

“葡萄的均衡营养是改良葡萄土壤,提高葡萄产量与品质的关键。关口葡萄由于种植年限长,施肥单一,土壤酸化及养分不平衡,导致葡萄果粒大小不匀,外观品质差,产量低,只能依靠限产实现提高品质的目的。”花坪镇村坊村葡萄园里,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赵竹青引入武汉皓达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中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新型肥料含腐植酸水溶肥料,通过灌根与叶面喷施相结合,实现改土与调节植物生长的目标,葡萄产量提高的同时,果粒不匀的现象得到治理,葡萄糖含量提高,口感好,果大味美,新型肥料功不可没。

“今年,枸杞酒比去年多卖出了70多吨,现在还有40多吨的订单等着要货,糟糕的是原材料却供应不上了。”枸杞珍酒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朱和平痛并快乐着。靠着先进的酿造工艺,枸杞终于实现发酵成酒,这一专利技术,让枸杞珍如日中天。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学院副教授刘睿作为坐堂专家,对公司发展信心十足。

曾任职建始副县长的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高级工程师周继荣,是建始大力发展乌龙茶的推动者。在恩施炜丰富硒茶业公司现代化的厂房里,他把乌龙茶的加工工艺介绍得娓娓动听。“一壶好茶不是吹出来的,是做出来的。”周继荣介绍,乌龙茶,有的加工工序得反反复复十多次,口感甚至和加工者的心情都有联系。公司新研发出的一款条形乌龙茶,已获得专利,市场反映很好,未来有望挑起公司的产品脊梁。

三里乡扎鱼口村驻有华中农业大学下派的第一书记。一年一接力,今年刚轮换。把好的作风带进村、把科学的致富路径带进村、把学校举力扶贫的决心和行动带进村……一任任第一书记在扎鱼口村深得群众认可和信赖。校村齐心,让记者们看到了扎鱼口村美好的未来。

“采访的收获很多,我们不虚此行!”记者们临行,对建始的华农人由衷赞叹。(编辑田和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