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景阳镇桐梓沟村的变化与感动

特约记者申万萍

今冬的寒潮说来就来。

冷风吹得正紧,细雨夹着寒气。政府办驻村第一书记胡广权与工作队员们忙碌了一个上午,为景阳镇桐子沟村的10多户贫困户开展产业发展奖补验收和算脱贫帐,中午1点多钟,他们才吃上一碗面条,放下筷子,又往另一户走去……

新居·旧居·挪穷窝

沿着已硬化的村级公路,在桐子沟村6组公路边的一栋新房里,工作队员和村书记正在这户开展产业验收,而我们是奔着现场采访而来的。

在水电路都便捷的分散安置新房里,58岁的贫困户黄维培一家正忙着打理新居。

说起搬家,年近花甲的黄维培激动的泪花一直在眼里打转。他说,几代人窝在山凹凹里,吃水困难,用电质量差,离村级公路有4公里多,加之因病致贫,一年到头养几头猪因公路不通卖的价钱比别人低,农副产品也很难变成钱,一家人做梦都想挪出这个穷窝。

跟全村18户54人分散安置搬迁户一样,11月底,黄维培一家5口一分钱不出,就住上梦寐以求的新居。

“工作队为我家搬迁的事,协调宅基地的事就跑了10多趟,茶都没喝我家一口,他们真的是诚心实意为我们贫困户办事,党的政策好,工作队的人也好。”

黄维培对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工作队的帮扶无比感激。

驻村工作队作风扎实、情系贫困村民冷暖,让村民发自肺腑的叫好,我们向他们投去了敬佩的目光。

驻村干部王方顺介绍,村里易地搬迁的贫困户都有共同的苦,一辈子最愁的就是没得房子住,驻村工作队和村干部对“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的贫困户走访调查,出点子、想办法,多方协调宅基地和产业发展门路,不但要让贫困户挪窝还要脱贫致富。

驻村·发展·变化大

桐子沟村支部书记介绍,该村是2016年脱贫的重点贫困村,今年有62户240人的年度减贫目标。村里基础设施的变化、贫困户的脱贫步伐,让我们一行感到惊讶,通过对贫困户、驻村干部和村干部的走访,我们找到了答案。

5组的贫困户向正贵与老伴今年都74岁了,带着一个残疾的儿子,属政府兜底对象。

“你家养了6头猪,1头羊,2只鸡,发展金果0.3亩,按县里产业发展奖补政策,您家享受产业奖补2200元。”得知还有2000多元的奖励,老俩口喜极而泣。

老人的儿子残疾,他与老伴照顾40多岁的儿子。去他家的时候,老伴忙着烧水,工作队让他找户口本,身份证,他去翻了两次才把证件找全。

“我养的这些猪啊羊啊和种的金果都是我自己家的,又不交给政府,政府还给我发2000多块钱的资金,就像做梦一样啊。”

“工作队的同志一个月到我家来好多次,时常关心我们老俩口身体,就是家里的猪生病了也是他们帮忙找兽医。他们帮忙栽金果,他们把苗子送到田里。”说起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和工作队的帮扶,向正贵夫妇俩笑得合不笼嘴。

精准扶贫的好政策,景阳镇政府的关怀,县政府驻村工作队勇于担当的真情帮扶,村里的贫困户贫分别享受到“五个一批”政策帮扶,有的享受政策的叠加。跟向正贵妇夫一样,这些贫困户暖在心里,笑在脸上。

结亲·帮扶·连心桥 

2组70多岁的向先碧夫妇坐在新居前晒太阳,他的老伴反复梳着花白的头发,像是要梳走贫困梳来幸福。

向先碧一辈子都在想着如何甩掉穷帽,无奈儿子残疾,老伴生病,一年到头脸朝黄土背朝天也难糊口。

当我们提出采访时,老人竟然有些害羞,难为情地说:“没想到我这个穷家庭,帮扶干部一点儿也不嫌弃,到我家来了十七八次,关心我家困难,以前住的亮架子屋,感觉低人一等,现在住上了新房子,这么好的政策,我真想活到100岁呀。”他老人家表示,对精准扶贫的好政策,对帮扶干部的真情帮扶,无以回报,唯有照顾好家人,少给政府找麻烦,才是最大的心愿。

老弱病残有政府兜底,房屋危旧有新居,产业发展有扶持,家家户户有所获,村里贫困户高兴不已。这是工作队对桐梓沟村帮扶一年的总结。

村书记介绍,县政府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桐梓沟村以来,结合该村实际情况,以改善水电路基础设施和贫困户增收为着力点,精心制定本村经济发展规划,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桐梓沟村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产业发展上,坚持“短平快”,发展南瓜、金果,落实结对帮扶责任制,全面实施的产业扶持到户、项目直补到户、科技培训到户、金融扶贫到户、基础设施到户、公共服务到户的“六个到户”行动,确保贫困户按期脱贫致富。

在基础设施改善上,第一书记李永松如数家珍,投入资金100万,硬化组级公路6.5公里,工程正在组织实施;投入资金300万,实施国土整治项目,已完成招投标工作;村级文体活动广场全面启动建设;全村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完成五个供电台区的规划设计,待省公司批准后即可实施;拟投入27万元解决600口人的饮水安全,正在进行施工设计。他坚信,桐梓沟村搭乘“五个一批”“六个精准”快车,脱贫梦就在眼前。

谁把贫困户的困难放在心里?谁把贫困户的困难感同身受?

是驻村工作队和帮扶干部!

全县399支驻村工作队跟县政府驻村工作队一样,对贫困户的困难感同身受,把贫困户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把贫困户的家事当作自己的家事,架起了一座座真情帮扶的“连心桥”,贫困户笑在脸上,工作队乐在心里。(编辑 田和平)

评论一下
评论 0人参与,0条评论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